词典 月球 月球的意思
yuèqiú

月球

简体月球
繁体
拼音yuè qiú
注音ㄩㄝˋ ㄑㄧ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è,(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组词】: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组词】:月刊。月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组词】:月饼。月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组词】:月子。

qiú,(1) 圆形的立体物。【组词】:圆球。球茎。球体。气球。煤球。(2) 指球形的体育用品,球类运动。【组词】:球艺。球员。球坛。球迷。(3) 星体,特指“地球”。【组词】:月球。星球。誉满全球。(4) 美玉。

基本含义

月球一词指的是地球的卫星,用来比喻离地球很远的地方。

月球的意思

月球 [yuè qiú]

1. 通称“月亮”;地球的卫星,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

[moon;]

月球 引证解释

⒈ 地球的卫星。本身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月球上无水,几乎没有大气,表面凹凸不平,温度变化急剧。直径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四分之一,引力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和地球的平均距离384400公里。旧称太阴,通称月亮。


国语词典

月球 [yuè qiú]

⒈ 星名。围绕地球转动的天体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公转周期二十七点三二日,自转周期二十七点三二日,赤道半径一千七百三十八公里,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凹凸不平,可分为布满坑洞的高地,以及平坦阴暗的海。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旧称为「太阴」,通称为「月亮」。


月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星释义:谓月球视运动进入箕、毕二星的天区。
    • 2.
      光学现象释义:光学现象1其实就是光同大气、云、水、灰尘、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我们说的光学现象大都是来自太阳或月球的光,各种光学现在产生的效果不同。
    • 3.
      入限释义:古天文术语。 月球运行经度与恒星纬度相交犯谓“入限”。《清史稿·时宪志五》:“推凌犯法,求凌犯入限,太阴凌犯恒星,以太阴本日次日经度,查本年恒星经纬度表,某星纬度不过十度,经度在此限内,为凌犯入限。”
    • 4.
      公转释义: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叫做公转。如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转动,行星的卫星绕着行星转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恒星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天7小时43分5秒。
    • 5.
      凸月释义:天文学术语。满月前后的月相。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故称凸月。满月以前(即农历每月十二、十三日)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又称“上凸月”,明亮部分朝向西方。一般在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以前西没;满月以后(即农历每月十七、十八日)的凸月称为“渐亏凸月”,又称“下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一般在日没以后东升,次日日出以后西没。凸月主要出现在夜间,它的明亮部分愈大,出现在夜间的时间也愈长。
    • 6.
      十五月亮十六圆释义: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
    • 7.
      半月释义:⒈一月之半。⒉当月球半个圆面被照亮时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时看到的月球。
    • 8.
      半照释义:⒈谓月球的半面受日光照射。《春秋·桓公三年》“日有食之”唐 孔颖达 疏:“月体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即为弦,全照乃成望。”⒉指半边月。唐 韩偓《寄远》诗:“眉如半照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乾。”⒊半片破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 诗卷六引《古今诗话》:“有苍头卖半照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 直引至其居,出半照以合之。”参见“半镜”。
    • 9.
      卫星释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卫星本身不发光,因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分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
    • 10.
      固体潮释义:由于月球、太阳等的引力而产生的地球固体部分的升降运动。也叫地潮。
    • 11.
      地球释义:人类居住的星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以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计是第三颗。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 960万千米;赤 道半径6 378千米,极半径6 357千米。平均密度是水的5倍。公转周期约25日,自转周期约23时56 分。地球有一颗卫星,即月球。
    • 12.
      坏坏兔释义:在月球看到地球人在开赛车而产生了好奇感。
    • 13.
      天体释义:宇宙间一切星辰的统称。 如太阳、地球、月球和其他恒星、行星、卫星以及星云、彗星、流星体等。
    • 14.
      天狗食日释义: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 15.
      平朔释义:又称“恒朔”。 我国古代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
    • 16.
      幻想释义:⒈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科学幻想。幻想成为一名月球上的公民。⒉幻想出的情景:一个美丽的幻想。
    • 17.
      恒星月释义:月球绕地球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以某一恒星为基准,月球连续两次经过该恒星所需的时间。 一个恒星月等于27天7小时43分5秒。
    • 18.
      推算释义: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出有关的数值:根据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的规律,可以推算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时间。
    • 19.
      日月合朔释义:指太阳和月球的地心视黄经之差为零,此时日月地位于垂直于黄道面的同一平面上且月球位于日地之间。 月球未被太阳光照亮的半面正对向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存在。
    • 20.
      日月合璧释义: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月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星释义:谓月球视运动进入箕、毕二星的天区。
    • 2.
      光学现象释义:光学现象1其实就是光同大气、云、水、灰尘、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我们说的光学现象大都是来自太阳或月球的光,各种光学现在产生的效果不同。
    • 3.
      入限释义:古天文术语。 月球运行经度与恒星纬度相交犯谓“入限”。《清史稿·时宪志五》:“推凌犯法,求凌犯入限,太阴凌犯恒星,以太阴本日次日经度,查本年恒星经纬度表,某星纬度不过十度,经度在此限内,为凌犯入限。”
    • 4.
      公转释义:一个天体绕着另一个天体转动叫做公转。如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转动,行星的卫星绕着行星转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恒星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天7小时43分5秒。
    • 5.
      凸月释义:天文学术语。满月前后的月相。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故称凸月。满月以前(即农历每月十二、十三日)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又称“上凸月”,明亮部分朝向西方。一般在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以前西没;满月以后(即农历每月十七、十八日)的凸月称为“渐亏凸月”,又称“下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一般在日没以后东升,次日日出以后西没。凸月主要出现在夜间,它的明亮部分愈大,出现在夜间的时间也愈长。
    • 6.
      十五月亮十六圆释义: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
    • 7.
      半月释义:⒈一月之半。⒉当月球半个圆面被照亮时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时看到的月球。
    • 8.
      半照释义:⒈谓月球的半面受日光照射。《春秋·桓公三年》“日有食之”唐 孔颖达 疏:“月体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即为弦,全照乃成望。”⒉指半边月。唐 韩偓《寄远》诗:“眉如半照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乾。”⒊半片破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 诗卷六引《古今诗话》:“有苍头卖半照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 直引至其居,出半照以合之。”参见“半镜”。
    • 9.
      卫星释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卫星本身不发光,因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分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
    • 10.
      固体潮释义:由于月球、太阳等的引力而产生的地球固体部分的升降运动。也叫地潮。
    • 11.
      地球释义:人类居住的星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以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计是第三颗。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 960万千米;赤 道半径6 378千米,极半径6 357千米。平均密度是水的5倍。公转周期约25日,自转周期约23时56 分。地球有一颗卫星,即月球。
    • 12.
      坏坏兔释义:在月球看到地球人在开赛车而产生了好奇感。
    • 13.
      天体释义:宇宙间一切星辰的统称。 如太阳、地球、月球和其他恒星、行星、卫星以及星云、彗星、流星体等。
    • 14.
      天狗食日释义: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 15.
      平朔释义:又称“恒朔”。 我国古代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
    • 16.
      幻想释义:⒈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科学幻想。幻想成为一名月球上的公民。⒉幻想出的情景:一个美丽的幻想。
    • 17.
      恒星月释义:月球绕地球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以某一恒星为基准,月球连续两次经过该恒星所需的时间。 一个恒星月等于27天7小时43分5秒。
    • 18.
      推算释义: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出有关的数值:根据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的规律,可以推算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时间。
    • 19.
      日月合朔释义:指太阳和月球的地心视黄经之差为零,此时日月地位于垂直于黄道面的同一平面上且月球位于日地之间。 月球未被太阳光照亮的半面正对向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存在。
    • 20.
      日月合璧释义: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月球造句

1.人类能够到月球上去步行,已不是千古奇闻了。

2.人类登月球探险已经不是什么海外奇谈了。

3.月球是一个毫无生机的世界,是多山的不毛之地。

4.人类早就幻想着飞向太空,登上月球

5.月球像忠实的卫士,始终围绕着地球旋转。

6.如今,人类已经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

7.要想观测月球上的环行山,就得借助天文望远镜。

8.科学家根据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行规律,可以准确地推算出日食和月食的时间。

9.地球围绕着太阳转,月球围绕着地球转。

10.月球上到处可以找到陨石坠落所造成的坑穴。

11.宇宙飞船使得人类能进行月球旅行成为可能。

12.宇宙飞船使得去月球旅行成为可能。

13.宇航员好不容易登上了月球

14.不,宇航员好容易登上了月球

15.如果生命是月球,我们爱的不是那些冷硬的岩石,而是在静夜里那正缓缓流下来的温柔的白丝练。

16.从卫星拍摄到的照片可以推测月球上有水存在。

17.月球上没有生命的推测已经得到了证实。

18.例如,我在东莞,你在上海,异地恋。我没有能耐,调动到同一个城市,又不可能一起私奔到月球

19.我像被遗弃在月球背面,满眼的黑,呼喊不出声音,甚至都没有空气,我无助地快要窒息。

20.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人们对月亮上是否存在生命始终众说纷纭,有过不少推测。

月球是什么意思 月球读音 怎么读 月球,拼音是yuè qiú,月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月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