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环 [tiě huán]
1. 一种玩具,是用细铁条制成的环,玩的时候用特别的铁钩推着向前滚动。
例滚铁环。
英[iron hoop;]
铁环 引证解释
⒈ 小铁圈。
引《南齐书·武帝纪》:“常所服身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我入梓宫。”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蛮鞭,刻木节节如竹根,朱墨间漆之。长纔四五寸,其首有铁环,贯二皮条,以策马。”
⒉ 有时指门环。
引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琼铺》:“我朝公候一二品门用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惟摆锡环,六品至九品用铁环。”
⒊ 玩具名。用细铁条制成的环,直径约50厘米,玩的时候用特制的铁钩推着向前滚动。
例如:滚铁环。
国语词典
铁环 [tiě huán]
⒈ 铁线绕成的铁圈。
例如:「那门上的铁环已生锈了。」
铁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节鞭释义:武器名。 以软钢制,连柄八节,鞭端以铁环圈之,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故亦称软鞭。
- 2.
三环释义:打击乐器,由3个铁环组成,用于乐器合奏或歌舞伴奏。
- 3.
了事环释义:武将马鞍上搁兵器的铜铁环。
- 4.
太平鼓释义:⒈打击乐器,舞蹈时用,在一个带柄的铁圈上蒙上羊皮,用细长的鼓槌敲打,柄的头上有十多个大小铁环,打鼓时同时发出声响。⒉民间舞蹈,多为女子表演,一边敲鼓,一边跳舞并演唱。
- 5.
插板释义:⒈守城之具。于城门外为重门,以榆槐木制成,广狭与城门同,幔以生牛皮,裹以铁叶。两旁施铁环,贯以铁索。去城门五尺处立两夹木,亦以铁叶裹之。夹木开有槽,容插板起落。敌至则下之。外实以土,防火攻,内支以柱,防倾折。亦写作“插版”。参阅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城制》。⒉指分块插卸的木板门。
- 6.
木牛释义:⒈古代一种运载工具。即独轮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 復出 祁山,以木牛运。”《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木牛暂息,则师人有乏爨之忧;流马尽行,则丁壮有无聊之苦。”清 宋聚业《题南阳旅壁》诗:“时来一夕收铜马,事去经年运木牛。”⒉一种耕具。清 李调元《南越笔记·木牛》:“木牛者,代耕之器也。以两人字架施之,架各安轆轤一具,轆轤中繫以长绳六丈,以一铁环安绳中,以贯犂之曳鉤,用时,一人扶犂,二人对坐架上,此转则犂来,彼转则犂去,一手而有两牛之力,耕具之最善者也。”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江慎
- 7.
槌球释义:在草坪或地面上用长柄木槌击球,使之穿过一连串铁环门的室外游戏。
- 8.
滚轮释义:运动器械的一种,由若干铁棍平行连接两个大小相同的铁环制成。人在轮里手攀脚蹬,使环滚动。旧称虎伏。
- 9.
环线释义:环行路线:地铁环线。沿环线行驶。
- 10.
连环计释义:⒈元杂剧名。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的故事。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⒉据说三国时,曹操率大军欲于赤壁渡江击吴,苦于长江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庞统受命吴将周瑜,向曹操献连环计:即把船只用铁环连结起来,上铺阔板供行走。
- 11.
连环马释义:⒈以甲裹马,并把甲马用铁环连结起来对阵。 ⒉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
- 12.
金枷玉锁释义: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又是负担和包袱。
- 13.
锁链释义:用铁环连接起来的成串的东西,用来束缚人、物。打断了封建的锁链。也叫锁链子。
- 14.
锈蚀释义:(金属)因生锈而腐蚀:铁环锈蚀了。古钟上文字清晰,没有锈蚀。
- 15.
门环释义:装在门上的铜环或铁环。也叫门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