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意思
xīnshíshídài

新石器时代

简体新石器时代
繁体新石器時代
拼音xīn shí qì shí dài
注音ㄒㄧㄣ ㄕˊ ㄑㄧˋ ㄕˊ ㄉㄞˋ
结构ABCDE式
字数5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n,(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组词】: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组词】:改过自新。推陈出新。(3) 不久以前,刚才。【组词】:新近。(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组词】:新时代。新社会。新观念。新思维。(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组词】:新娘。新郎。新房。(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7) 姓。

shí dàn,(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例句】: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组词】:金石。(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组词】: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qì,(1) 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2)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组词】:器官。消化器。(3) 人的度量、才干。【组词】:器度。器量(liàng )。器宇。器质。大器晚成。(4) 重视。【组词】:器重。器敬。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dài,(1) 替。【组词】: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组词】: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dāng )代。年代。(3) 世系的辈分。【组词】:下一代。(4) 姓。

基本含义

指某一事物或现象相对于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进步。

新石器时代的意思

新石器时代 [xīn shí qì shí dài]

1. 石器时代的晚期。这时的工具是磨制的石器,生产上已有农业和畜牧业。

[the Neolithic Age; New Stone Age;]

新石器时代 引证解释

⒈ 石器时代的晚期。开始于约七八千年以前。这时人类已学会制造磨光的、比较精致的石器,并能制陶和纺织,而且栽种植物,从事畜牧,开始定居生活。


国语词典

新石器时代 [xīn shí qì shí dài]

⒈ 石器时代的后期。为人类史前时代最晚的一个阶段。约从西元前八千年开始,迄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四百年为止。主要特点包括使用经过琢磨的燧石和精制石器、饲养家畜、播种农作、制作陶器、建造石墓等。


新石器时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石器时代释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这时人类使用的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明了弓箭。
    • 2.
      仰韶文化释义:也叫彩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距今约六千年,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和中游。1921年在河南渑(miǎn)池仰韶村首次发现,故名。后陆续在西北、华北等地发现多处。其中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最有代表性。这时期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畜牧、渔猎为辅,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
    • 3.
      化益作井释义: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对水充满着矛盾心理,水多了,成涝灾;水缺了,出旱灾。
    • 4.
      半坡遗址释义: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重要遗址。在陕西西安。距今约六千年。反映了中国古代先人穴居方式演进的原始聚落聚居形态。自1953年发掘以来,已发现居住建筑基址46座,结构形式多采用木构架绑扎方式。居住区东面为制窑场,北面为墓葬区,三个功能区域用壕沟分开。还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皿、石制工具、骨制用品、装饰物及一陶罐菜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
      印纹陶文化释义: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 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 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 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流行于 商 周 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 6.
      城子崖遗址释义:中国 黄河 下游以新石器时代 山东 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 位于 山东省 章丘县 龙山镇 以东 城子崖 的台地上。1928年发现,1930——1931年两次进行发掘,编有考古报告集《城子崖》。遗址上层为 东周 时代遗存,下层是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该遗址对认识和研究 中国 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
      彩陶释义: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器,上面绘有彩色花纹,普遍见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及其他史前文化中。
    • 8.
      新石器时代释义: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的后期阶段。是原始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当时人类广泛使用经过加工的磨制石器,从事畜牧和农业,逐渐定居。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著名的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 9.
      末期释义:最后的一段时期:唐代末期。新石器时代末期。
    • 10.
      林西遗址释义:内蒙古 林西 锅撑子山 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 11.
      河姆渡文化释义: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而得名。遗址中有保存完好的栽培稻、木建筑等遗存,是和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不同的文化类型。
    • 12.
      玛瑙制器释义:新石器时代发达的制玉业,为美石中硬度较大的玛瑙登上玉文化殿堂奠定了基础。
    • 13.
      石器时代释义:考古学分期中最早的一个时代,从有人类起到青铜器的出现止,共二三百万年。这时人类主要用石头制造劳动工具,还不知道利用金属。按照石器的加工情况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14.
      石器释义:⒈用石材制成的器物。⒉考古学名词。特指人类早期制作的石头工具。一般认为,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光石器。石器在铜器时代仍有使用,到铁器时代才被铁制工具所代替。
    • 15.
      石片石器释义:石器时代人类制造的石器工具之一。 系用石片或石叶加工而成,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等几类器形。延续使用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
    • 16.
      红山文化释义: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 以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群和大批玉器闻名。
    • 17.
      良渚文化释义: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距今5200—4200年,因最早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 出土的大量玉器纹饰精细,技艺高超,手工业、农业的分化已十分明显。
    • 18.
      贝丘释义:⒈古地名。在今 山东 博兴 东南。《左传·庄公八年》:“齐侯 游于 姑棼,遂田于 贝丘。”杜预 注:“姑棼、贝丘,皆 齐 地。田,猎也。乐安 博昌县 南有地名 贝丘。”唐 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诗:“东驰眇 贝丘,西顾弥 虢略。”⒉考古学名词。原始人类在沿海或滨湖地区,遗留下来的牡蛎、蛤蜊、鲍鱼、诲螺等贝类介壳堆积物,形如小丘,故名。其中往往包含有石器、陶器等文化遗物。我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 19.
      马家浜文化释义: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 浙江 嘉兴 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盉、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
    • 20.
      马家窑文化释义: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1923年首次发现于 甘肃 临洮 马家窑,故名。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陶器常绘有黑色的花纹,图案与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
新石器时代是什么意思 新石器时代读音 怎么读 新石器时代,拼音是xīn shí qì shí dài,新石器时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新石器时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