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英里 英里的意思
yīng

英里

简体英里
繁体英裏
拼音yīng lǐ
注音ㄧㄥ ㄌㄧˇ
结构AB式
词性量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ng,(1) 花。【组词】:落英缤纷。(2) 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组词】:英俊。群英荟萃。英才。英雄。英烈。(3) 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组词】:精英。英华。含英咀华。(4) 用羽毛做的矛饰。【例句】:二矛重(chǒng )英。(5) 同“瑛”,似玉的美石。(6) 指“英国”。【组词】:英文。(7) 姓。

lǐ li,(1) 居住的地方。【组词】:故里。返里(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例句】: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例句】: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4) 衣物的内层。【组词】:被里。(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组词】:里外。心里。这里。那里。(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相隔甚远或相差很大。

英里的意思

英里 [yīng lǐ]

1. 简作“哩”。英美制长度单位。一英里等于5,280英尺,合1.6093公里。

英里 引证解释

⒈ 简作“哩”。 英 美 制长度单位。一英里等于5,280英尺,合6093公里。


国语词典

英里 [yīng lǐ]

⒈ 量词。英美计算长度的单位。一英里等于一千六百零九公尺。


英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绥释义:⒈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 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杜预 注:“古名退军为绥。秦 晋 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汉 焦赣《易林·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交绥结和,不破不缺。”宋 陈师道《赠赵奉议》诗:“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⒉交战。《梁书·武帝纪上》:“接距交绥,电激风扫。”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陈春生《庚子惠州起义记》:“革军在距 法梅湖 四英里之 三角湖 地方,与官军交
    • 2.
      双林释义:⒈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周祖谟 校释:“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罗跋提河 边娑罗双树前入般湼槃(见《大般湼槃经》)。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约三十二英里)。”南朝 梁元帝《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脱屣双林;示表金棺,现焚檀椁。”唐 王勃《释迦佛赋》:“双林告灭,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参见“双树”。⒉借指 释迦牟尼。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论》:“别於方等深经,领括枢要,源发般若,流贯双林。”
    • 3.
      快船释义:行驶速度较快的船。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四:“至 芜湖 与 伯颜 军请和不成,惶怖失据,阴备快船为走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我们这‘元和船’,上水一点鐘走十二英里,在 长江 船里,也算头等的快船了。”茅盾《子夜》一:“去年我和 竹斋 回乡去扫墓,也坐这‘云飞船’,是一条快船。”
    • 4.
      机关车释义:即机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民军佔去机关车一辆,挂车四辆。”孙中山《建国方略·第四计划》:“若以此十万英里之铁路,在十年内建筑之,机关车与客货车之需要,必当大增。”参见“机车”。
    • 5.
      英里释义: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里等于5280英尺,合6093公里。旧也作哩。
    • 6.
      阿顿哈释义:伯利兹马雅文明中的一座废墟。坐落在伯利兹地带,大约在伯利兹城北方30英里及加勒比海西岸6英里处。阿顿哈在马雅文中是指“现代”的意思。

英里(yi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英里是什么意思 英里读音 怎么读 英里,拼音是yīng lǐ,英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英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