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溢 [zhàng yì]
1. 水流上涨泛滥。
涨溢 引证解释
⒈ 水流上涨泛滥。
引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昱斩蛟》:“时 嘉陵 涨溢,水势汹然。”
《金史·马讽传》:“境有河曰 八尺口,每秋潦涨溢害民田, 讽 视地高下,疏决之,其患遂息。”
⒉ 喻人的感情激动。
引郭沫若 《落叶·第一信》:“想到这里,心里便涨溢起来,好像要破的一样。”
涨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暴溢释义:急剧涨溢。
- 2.
泛涨释义:亦作“泛涨”。水涨溢。
- 3.
津水释义:水涨溢,泛滥。
- 4.
浸漫释义:⒈涨溢。⒉犹弥漫。多指水。
- 5.
涨溢释义:⒈水流上涨泛滥。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赵昱斩蛟》:“时嘉陵涨溢,水势汹然。”《金史·马讽传》:“境有河曰八尺口,每秋潦涨溢害民田,讽视地高下,疏决之,其患遂息。”⒉喻人的感情激动。
- 6.
游口释义:⒈犹游民。《新唐书·萧定传》:“大历 中,有司差天下刺史治最,定 与 常州 萧復、豪州 张鎰 为第一,而劭桑稼,均赋税,业徠游口,在 鎰 復 右。”⒉河道的泄洪口。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边防》:“遂自 浮阳 至 乾寧 之塞,补坏防,开游口三十有六,瀛 莫 以通,作治之功自 韩通。”《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夏,四月,庚寅,韩通 奏自 沧州 治水道入 契丹 境,栅於 乾寧军 南,补坏防,开游口三十六,遂通 瀛 莫。”胡三省 注:“游口者,於水不至处开之,以备涨溢而洩游水也。”
- 7.
漫滋释义:形容水涨溢漫延。 清 江世荣《军情·同治七年闰四月夏二十五日》:“此处漫滋之水,系从 吴家庄 以南 朱龙口 所开缺口,由 王家桥、王徐庄 向东流来。”
- 8.
鸿隙陂释义:陂名。故址在今 河南 淮河 北 正阳、息县 间。跨 汝河,受 淮 北诸水,郡以为饶。汉成帝 时,关 东患水,陂溢为害,翟方进 等奏罢之。后岁旱、民失其利。东汉 邓晨 为 汝南 太守,修复旧陂,起塘四百馀里,灌田数千顷,汝 土以饶。至 安帝 永初 三年,诏以陂假与贫民,自是遂废。宋 秦观《汝水涨溢说》:“《汉书》称 汝南 有 鸿隙陂,翟方进 为相始奏罢,郡人怨甚切。意 鸿隙陂 者,非特为灌溉之利,菱芡蒲鱼之饶,实一郡瀦水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