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实质 实质的意思
shízhì

实质

简体实质
繁体實質
拼音shí zhì
注音ㄕˊ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1) 充满。【组词】:实心。充实。虚实。(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组词】: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3) 植物结的果。【组词】:果实。开花结实。(4) 富足。【组词】:殷实。富实。

zhì,(1) 本体,本性。【组词】: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2) 朴素,单纯。【组词】:质朴。质直。(3) 问明,辨别,责问。【组词】:质疑。质问。质询。对质。(4) 抵押或抵押品。【组词】:人质。(5) 同“贽”,礼物。

基本含义

实质意味着事物的本质、实际内容或真正意义。它强调了事物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表面上的形式。

实质的意思

实质 [shí zhì]

1. 本质。

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essence;]

实质 引证解释

⒈ 本质;事物、论点或问题的实在内容。

闻一多 《说舞》:“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要紧的不是名词,而是实质。”


国语词典

实质 [shí zhì]

⒈ 本质,实在的内容。

如:「表面看起来不相同,而实质上是相同的。」

本质 本色

表面 面子 名义 形式 外型


实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本质释义:⒈本性;固有的品质。⒉哲学范畴。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事物固有的内部联系。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并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与“现象”相对。
    • 2.
      本色释义:⒈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英雄本色。勤俭是劳动人民的本色。⒉物品原来的颜色(多指没有染过色的织物):本色布。

实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形式释义:⒈事物的形状、结构等。⒉哲学范畴。指把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方式及其表现方式。与“内容”相对。
    • 2.
      现象释义:哲学范畴。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比较表面的、多变的方面。与“本质”相对。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 3.
      表面释义:⒈物体跟外界接触的部分:地球表面。桌子表面的油漆锃亮。⒉外在的现象或非本质的部分:他表面上很镇静,内心却十分紧张。
    • 4.
      面子释义:⒈物体的表面:被面子。这件袍子的面子很好看。⒉表面的虚荣:爱面子。要面子。你这话伤了他的面子。⒊情面:给面子。碍于面子,只好答应了。⒋粉末:药面子。
    • 5.
      名义释义:⒈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这件事是以我个人的名义做的,与其他人无关。⒉表面上;形式上(后面多带“上”字):她名义上是总管,实际上却什么都不管。
    • 6.
      外型释义:物体等外部的形状。

实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实释义:⒈同一种事物。亦谓实质相同。《荀子·正名》:“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杨倞 注:“虽有化而无别异,故谓之一实,言其实一也。”《吕氏春秋·振乱》:“攻伐之与救守,一实也。”高诱 注:“攻伐欲陷人,救守欲完人,其实一也。”《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有天下,无天下,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纪妖》:“刻为文,言为辞。辞之与文,一实也。”章炳麟《辨诗》:“瞽师瞍矇,皆掌声诗,即诗与箴一实也。”⒉谓真实,实在。《陆象山语录》
    • 2.
      不求甚解释义: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 3.
      不痒不痛释义: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不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 4.
      不痛不痒释义:既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不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 5.
      专政释义:统治阶级凭借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任何国家的实质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 6.
      个人修为释义:你的行为实质,道德品质,做人做事有正确的原则。
    • 7.
      为官不为释义:为官不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为官不为,体现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究其实质仍是腐败不正之风,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 8.
      人民民主专政释义: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它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两个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 9.
      以微知着释义: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 10.
      光合作用释义:绿色植物利用光能,使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绝大多数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靠光合作用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而生存。农业上的许多丰产措施,实质上是充分利用光能,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获得高产量。
    • 11.
      内容空洞释义:缺乏实质性内容;空泛。
    • 12.
      内核释义:物体中象核的部分。借指主要内容,实质。
    • 13.
      内骨子释义:犹言骨子里,实质上。
    • 14.
      刀圈释义:所谓的刀圈,其实质就是一种加强的轮圈,比一般的车圈强度要高一些。当然也要重一些。
    • 15.
      利润释义:产品价值或价格中高于成本以上的那一部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 16.
      华实相称释义:比喻外表与实质相当。
    • 17.
      即征即退释义:即征即退是指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 与出口退税先征后退、投资退税一并属于退税的范畴,其实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免税和减税。
    • 18.
      原产地释义:原产地的原意是指来源地、由来的地方;因此,商品的原产地是指货物或产品的最初来源,即产品的生产地。 进出口商品的原产地是指作为商品而进入国际贸易流通的货物的来源,即商品的产生地、生产地、制造或产生实质改变的加工地。
    • 19.
      变成释义:⒈从以前的状态或情况转化为现在的状态或情况。⒉呈现某种新的实质或性质而成为。
    • 20.
      变种释义:⒈生物分类中指比种小的单位。它保留种的特有属性,但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差别。⒉比喻由原有事物蜕变而成的事物,它以新的形式出现,但实质并无变化(含贬义)。

实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实释义:⒈同一种事物。亦谓实质相同。《荀子·正名》:“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杨倞 注:“虽有化而无别异,故谓之一实,言其实一也。”《吕氏春秋·振乱》:“攻伐之与救守,一实也。”高诱 注:“攻伐欲陷人,救守欲完人,其实一也。”《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有天下,无天下,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纪妖》:“刻为文,言为辞。辞之与文,一实也。”章炳麟《辨诗》:“瞽师瞍矇,皆掌声诗,即诗与箴一实也。”⒉谓真实,实在。《陆象山语录》
    • 2.
      不求甚解释义: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 3.
      不痒不痛释义: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不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 4.
      不痛不痒释义:既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不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 5.
      专政释义:统治阶级凭借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任何国家的实质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 6.
      个人修为释义:你的行为实质,道德品质,做人做事有正确的原则。
    • 7.
      为官不为释义:为官不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为官不为,体现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究其实质仍是腐败不正之风,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 8.
      人民民主专政释义: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它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两个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 9.
      以微知着释义: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 10.
      光合作用释义:绿色植物利用光能,使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绝大多数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靠光合作用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而生存。农业上的许多丰产措施,实质上是充分利用光能,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获得高产量。
    • 11.
      内容空洞释义:缺乏实质性内容;空泛。
    • 12.
      内核释义:物体中象核的部分。借指主要内容,实质。
    • 13.
      内骨子释义:犹言骨子里,实质上。
    • 14.
      刀圈释义:所谓的刀圈,其实质就是一种加强的轮圈,比一般的车圈强度要高一些。当然也要重一些。
    • 15.
      利润释义:产品价值或价格中高于成本以上的那一部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 16.
      华实相称释义:比喻外表与实质相当。
    • 17.
      即征即退释义:即征即退是指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 与出口退税先征后退、投资退税一并属于退税的范畴,其实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免税和减税。
    • 18.
      原产地释义:原产地的原意是指来源地、由来的地方;因此,商品的原产地是指货物或产品的最初来源,即产品的生产地。 进出口商品的原产地是指作为商品而进入国际贸易流通的货物的来源,即商品的产生地、生产地、制造或产生实质改变的加工地。
    • 19.
      变成释义:⒈从以前的状态或情况转化为现在的状态或情况。⒉呈现某种新的实质或性质而成为。
    • 20.
      变种释义:⒈生物分类中指比种小的单位。它保留种的特有属性,但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差别。⒉比喻由原有事物蜕变而成的事物,它以新的形式出现,但实质并无变化(含贬义)。

实质造句

1.一接触到实质性的问题,他便王顾左右而言他,使对话难以深入下去。

2.对于几个实质性的问题,他总是避而不谈,所以这次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3.他的话真是一语破的,一下就说到实质上。

4.这几篇日记是他生活的东鳞西爪,看不出什么实质

5.谈判的双方都在咬文嚼字,但都没有触到问题的实质

6.任何一个投资者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实质上的影响到你。

7.大家要认真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8.讨论的目的就是要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9.看清现象背后的实质

10.我们应深入了解事物的实质

11.我总是对艺术实质感到兴奋。

12.当确实的结果摆在眼前时,人们才会寻找各种借口去接受它的过程,这就是世界的实质

13.爸爸的态度与妈妈实质相同,不同的语言描写显示出不同的个性。

14.青春的实质是充实;青春的诗意是浪漫;青春的证明是无悔。

15.零库存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以至消灭库存,其实质是供应链环境下的即时制采购。

16.这个恰如其名的工具实质上是内核代码的补丁,它允许高手访问内核内存和数据结构。

17.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

18.新殖民主义,我们指的是表面上批准一系列的独立行为,实质上隐藏着使一个解放独立的国家成为附属国的想法。

19.垃圾骗子网站,没点实质性的内容。大部分内容全靠转载。

20.嫉贤妒能的实质是嫉名妒利,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倒霉蛋是不会有人去嫉妒的。

实质(sh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实质是什么意思 实质读音 怎么读 实质,拼音是shí zhì,实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实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