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榜 [huáng bǎng]
1. 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黄色标签。黄色匾额。
黄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黄牓”。
⒉ 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
引《元史·世祖纪六》:“遣 吕文焕 賚黄榜安諭 临安 中外军民,俾安堵如故。”
《中国民间故事选·宝船》:“皇上张出黄榜:谁能治好皇姑的病,就嫁给谁做媳妇。”
⒊ 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
引宋 苏轼 《与潘彦明书》:“不见黄榜,未敢驰贺,想必高捷也。”
元 虞集 《赠赵先生》诗:“天门一日观黄榜,茅屋三年掩柴扉。”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都门竹枝词》:“《候选》云:‘昔年黄榜姓名联,此日居然掌选銓。堂上点名堂下应,教人不敢认同年。’”
⒋ 黄色标签。
引《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宏(萧宏 )性爱钱,百万一聚,黄牓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餘间,计钱三亿餘万。”
⒌ 黄色匾额。
引《神异经·中荒经》:“东南有宫,黄石为墻,黄牓碧鏤,题曰天地少男之宫。”
国语词典
黄榜 [huáng bǎng]
⒈ 天子所颁的诏书。以黄纸书写而成,故称为「黄榜」。
引《西游记·第九回》:「朝廷颁下黄榜,诏开南省,考取贤才,孩儿意欲前去应试。」
黄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报释义:科举时代,报子买通试吏,获知黄榜名次,抢先报喜,以图厚赏,谓之“买报”。
- 2.
出贡释义:⒈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浙江 温州府 曾有一个廪膳秀才,姓 韩 名 赞卿,屡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出贡,到京赴部听选,选得 广东 一个县学里的司训。”《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随岑庵 却认得 金东崖,是那年出贡进京,到监时相会的。”⒉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
- 3.
小行释义:⒈不识大体的行为。《庄子·缮性》:“小识伤德,小行伤道。”⒉指小处的操守,犹小节。《汉书·贾谊传》:“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託於乡党。”宋 李清臣《明责》:“拔一夫而加之万众之上,以为将帅,非求其循法而不失小行,将任之以安危胜负之责也。”⒊旧时的一种礼制。曹郎以下的官员代表天子谒陵,并督促陵官葺治陵园,谓之小行。《南齐书·武帝纪》:“夏四月乙亥,有司奏‘旧格一年两过行陵,三月十五日曹郎以下小行。’”⒋行者的谦称。《宣和遗事》前集:“徽宗 出黄榜召人退水,见一行童将榜收了,有看榜大使即时同行童来城
- 4.
张黄释义:张贴帝王颁发的命令。黄,黄榜,帝王的文告。
- 5.
揭黄释义:用黄榜公布。
- 6.
赴选释义:⒈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 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给事中 陈安平 子年满赴选,与乡人 李仙药 卧。夜梦十一月养蚕,仙药 占曰:‘十一月养蚕,冬丝也,君必送东司。’数日,果送吏部。”《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为着赴选未经得缺,同乡官面子上的应酬,也就减少了一半。”参见“赴銓”。⒉犹赴试。《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黄巢 一日辞了爷娘,选下了日,直往大国 长安 赴选。”元 本 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孩儿,如今黄榜招贤,试期已迫,你这般人才,如何不去赴选。”
- 7.
选场释义:⒈科举考试的试场。元 柯丹丘《荆钗记·议亲》:“春榜动,选场开,收拾行李,上京科举。”《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话説大 宋 徽宗 宣和 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⒉从一部戏剧中挑选出的某一场。《文汇报》1:“上海京剧院在晚会上演出了三出折子戏:《望江亭》选场《庙遇》、《铡美案》和《凤还巢》。”
- 8.
配率释义:按比例向人民摊派税收。《新五代史·杂传十八·卢质》:“三司使 王玫 请率民财以佐用。乃使 质 与 玫 等共议配率,而贫富不均,怨讼并起,囚繫满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车驾总师临 江,乞速降黄榜,须行约束,每事务在简省,稍有配率,许人陈告。”
- 9.
金殿传胪释义:“金殿传胪”对于读书人来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当时,人们把中进士比作“鲤鱼跳龙门”。一旦“黄榜”题名,便身价百倍,高官厚禄接踵而来。统治者就是这样用功名利禄来笼络读书人。
- 10.
黄榜释义:⒈亦作“黄牓”。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元史·世祖纪六》:“遣 吕文焕 賚黄榜安諭 临安 中外军民,俾安堵如故。”《中国民间故事选·宝船》:“皇上张出黄榜:谁能治好皇姑的病,就嫁给谁做媳妇。”⒉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宋 苏轼《与潘彦明书》:“不见黄榜,未敢驰贺,想必高捷也。”元 虞集《赠赵先生》诗:“天门一日观黄榜,茅屋三年掩柴扉。”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都门竹枝词》:“《候选》云:‘昔年黄榜姓名联,此日居然掌选銓。堂上点名堂下应,教人不敢认同年。’”⒊黄色标签。《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
- 11.
黄牓释义:见“ 黄榜 ”。
- 12.
黄金牓释义:黄榜,殿试后朝廷发布的中式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