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披戴 披戴的意思
dài

披戴

简体披戴
繁体
拼音pī dài
注音ㄆㄧ ㄉ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ī,(1) 覆盖在肩背上。【组词】:披星戴月。(2) 穿戴。【组词】:披挂。披甲。(3) 打开,散开。【组词】: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4) 劈开,裂开。【组词】:竹竿披了。

dài,(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组词】: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2) 尊奉,推崇,拥护。【组词】: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3) 姓。

基本含义

指穿戴,也用来形容人们身上所披戴的衣物、装饰品等。

披戴的意思

披戴 [pī dài]

1. 做道士。

披戴 引证解释

⒈ 做道士。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道教》:“初为道士,披氅衣,戴星冠,曰披戴。”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上乃罪乳母及二嬖人,命中使送夫人于 瑶华宫,不披戴。”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元祐钱》:“一道士失亡度牒,问其披戴时,亦 元祐 也。”


披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带月释义:谓披戴月色。
    • 2.
      背靠释义:为使身体直而在后背披戴或绑紧的硬板。亦称背甲。
    • 3.
      蒙衣释义:⒈以巾蒙头。 《左传·成公十七年》:“齐庆克 通于 声孟子,与妇人蒙衣乘輦而入于閎。”《史记·卫康叔世家》:“昏,二人蒙衣而乘。”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蒙衣,为妇人之服,以巾蒙其头而共乘也。”⒉犹披戴。《史记·周本纪》:“紂 走,反入登于 鹿臺 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
    • 4.
      黄符释义:⒈诏敕。 宋 刘克庄《贺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韵》词:“主判 茅君洞。有檐间、查查喜鹊,晓来传送。几度黄符披戴了,此度君恩越重。”明 徐祯卿《杂谣》:“东市街,西市街,黄符下,使者来。”⒉符箓多黄色,故称。唐 杜宝《水饰》:“黄龙负黄符璽图出 河,授 舜。”

披戴(pid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披戴是什么意思 披戴读音 怎么读 披戴,拼音是pī dài,披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披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