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歌咏 歌咏的意思
yǒng

歌咏

简体歌咏
繁体歌詠
拼音gē yǒng
注音ㄍㄜ ㄩ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ē,(1) 唱。【组词】: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2) 能唱的文词。【组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

yǒng,(1) 唱,声调有抑扬地念。【组词】:咏赞。歌咏。吟咏。咏唱。(2) 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组词】:咏梅。咏史。咏怀。咏叹。咏叹调(富于抒情的独唱曲)。(3) 指诗词。【组词】:佳咏。

基本含义

用歌声表达赞美、颂扬或歌颂的意思。

歌咏的意思

歌咏 [gē yǒng]

1. 歌颂,吟咏;歌唱。

歌咏比赛。

[ singing contest; ]

2. 诗歌,歌曲。

[ song; ]

歌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歌咏”。

⒉ 歌唱;吟咏。

《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 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唐 赵嘏 《送滕迈郎中赴睦州》诗:“想到钓臺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余观三百五篇,如桃、李、芍药、棠棣、兰之类,无不歌咏。”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声音繁变,寖成言辞,言辞谐美,乃兆歌咏。”
茅盾 《这时代的诗歌》:“最近出现了不少的歌咏这大时代的诗歌。”

⒊ 谓以诗歌颂扬。

《汉书·刘向传》:“周公 思慕,歌咏 文王 文德。”
唐 黄滔 《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贵臣歌咏日,皆作白麟看。”
宋 苏轼 《奏户部拘收度牒状》:“杭 扬 二州,各得百道,吏民鼓舞,歌咏圣泽。”
蒋光慈 《劳动的武士》:“你是拥护自由公道的天使,你永值得诗人的歌咏和赞美!”

⒋ 指诗歌。见“歌咏”。

唐 皮日休 《襄州春游》诗:“等门遇事成歌咏,取次衝筵隐姓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夫自 周 衰,採诗之官废, 汉 魏 之世,歌咏杂兴。”


国语词典

歌咏 [gē yǒng]

⒈ 以诗文歌唱抒发情感。

《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

歌颂


歌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歌唱释义:⒈唱(歌):歌唱家。尽情歌唱。⒉用唱歌、朗诵等形式颂扬: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 2.
      歌颂释义:用语言文字赞美颂扬:歌颂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歌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芑释义:⒈《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 有芑,武王 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 烝哉。”孔颖达 疏:“丰水 是无情之物,犹以润泽而生菜为己事,况 武王 岂不以功业为事乎。言实以功业为事,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以“丰芑”指《诗·大雅·文王有声》。宋 魏了翁《安少保果州生祠记》:“周 自 文、武、成、康 以来,《棫模》、《丰芑》、《嵩高》、《烝民》歌咏得人,本非一世之积。”⒉指帝王慎选储君,教育子孙。用《诗·大雅·文王有声》典故。《宋史·乐志十四》:“丰 芑貽谋,建尔元子。
    • 2.
      优词释义:指供教坊优伶歌咏之词。
    • 3.
      依永释义:谓乐声之高低抑扬依随歌咏而变化。
    • 4.
      兴咏释义:歌咏。
    • 5.
      凶祥释义:不吉之兆。祥,征兆。《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唐 孔颖达 疏:“祥者,善恶之徵。《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禎祥’,祥则吉祥也;‘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孽则凶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正始 元年,戴鵀之鸟,巢 臶(张臶)门阴。臶 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
    • 6.
      加损释义:⒈褒贬;增减。《穀梁传·僖公十九年》:“梁 亡,郑 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宋史·王安石传》:“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金之物,所加损不过銖两而移焉。”清 唐甄《潜书·充原》:“文嗟嘆之言以为歌咏,协之以六律,播之以五音,宣其固有也。后夔 虽聪,工倕 虽巧,岂能有所加损哉!”⒉愈加减少。《庄子·秋水》:“禹 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 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 7.
      博依释义:广为比喻,指诗的比兴而言。 一说指可以歌咏的杂曲。
    • 8.
      叩舷释义:谓以桨击船舷以为歌咏的节拍。
    • 9.
      合生释义:⒈唐 代一种以歌咏为主,伴随舞蹈的伎艺。《新唐书·武平一传》:“伏见胡乐施於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合生》:“﹝ 唐 ﹞ 中宗 宴 两仪殿,胡人 袜子、何懿 倡‘合生’,歌言浅秽……即是‘合生’之原,起自 唐中宗 时也。”⒉亦作“合笙”。宋 代说书的一个流派。艺人当场指物赋诗,也称唱题目。其内容滑稽并含讽劝意味的,叫乔合生。宋 洪迈《夷坚支乙志·合生诗词
    • 10.
      呜呜释义:⒈歌咏声;吟咏声。⒉象声词。多形容低沉的声响。
    • 11.
      咏仁释义:歌咏仁德。
    • 12.
      咏叹释义:歌咏;吟咏:反复咏叹。
    • 13.
      咏思释义:⒈咏叹思念。⒉歌咏所思者。
    • 14.
      咏月嘲花释义:指创作诗歌。 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 15.
      哥咏释义:歌咏。
    • 16.
      啸咏释义:⒈见“啸咏”。⒉亦作“啸咏”。犹歌咏。《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唐 谷神子《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宋 苏轼《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 17.
      嘲咏释义:谓歌咏以嘲讽。
    • 18.
      怀古释义:追怀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赤壁怀古》。
    • 19.
      披裘释义:⒈汉 严光 少时与 刘秀 同游学,有高名。及 刘秀 称帝,隐居不出。刘秀 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刘秀 估计他就是 严光,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宋 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俾其解组官庭,还车故里,披裘散髮,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清 赵翼《严滩》诗:“披裘跡近衒,加腹气非傲,特恃故人恩,巧立高士操。”胡怀琛《海上雪》诗:“披裘独往为何事,赢得诗添 长吉 囊。”⒉见“披裘负薪”。
    • 20.
      旧唱释义:昔时的歌咏。

歌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芑释义:⒈《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 有芑,武王 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 烝哉。”孔颖达 疏:“丰水 是无情之物,犹以润泽而生菜为己事,况 武王 岂不以功业为事乎。言实以功业为事,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以“丰芑”指《诗·大雅·文王有声》。宋 魏了翁《安少保果州生祠记》:“周 自 文、武、成、康 以来,《棫模》、《丰芑》、《嵩高》、《烝民》歌咏得人,本非一世之积。”⒉指帝王慎选储君,教育子孙。用《诗·大雅·文王有声》典故。《宋史·乐志十四》:“丰 芑貽谋,建尔元子。
    • 2.
      优词释义:指供教坊优伶歌咏之词。
    • 3.
      依永释义:谓乐声之高低抑扬依随歌咏而变化。
    • 4.
      兴咏释义:歌咏。
    • 5.
      凶祥释义:不吉之兆。祥,征兆。《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唐 孔颖达 疏:“祥者,善恶之徵。《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禎祥’,祥则吉祥也;‘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孽则凶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正始 元年,戴鵀之鸟,巢 臶(张臶)门阴。臶 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
    • 6.
      加损释义:⒈褒贬;增减。《穀梁传·僖公十九年》:“梁 亡,郑 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宋史·王安石传》:“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金之物,所加损不过銖两而移焉。”清 唐甄《潜书·充原》:“文嗟嘆之言以为歌咏,协之以六律,播之以五音,宣其固有也。后夔 虽聪,工倕 虽巧,岂能有所加损哉!”⒉愈加减少。《庄子·秋水》:“禹 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 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 7.
      博依释义:广为比喻,指诗的比兴而言。 一说指可以歌咏的杂曲。
    • 8.
      叩舷释义:谓以桨击船舷以为歌咏的节拍。
    • 9.
      合生释义:⒈唐 代一种以歌咏为主,伴随舞蹈的伎艺。《新唐书·武平一传》:“伏见胡乐施於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閭巷,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合生》:“﹝ 唐 ﹞ 中宗 宴 两仪殿,胡人 袜子、何懿 倡‘合生’,歌言浅秽……即是‘合生’之原,起自 唐中宗 时也。”⒉亦作“合笙”。宋 代说书的一个流派。艺人当场指物赋诗,也称唱题目。其内容滑稽并含讽劝意味的,叫乔合生。宋 洪迈《夷坚支乙志·合生诗词
    • 10.
      呜呜释义:⒈歌咏声;吟咏声。⒉象声词。多形容低沉的声响。
    • 11.
      咏仁释义:歌咏仁德。
    • 12.
      咏叹释义:歌咏;吟咏:反复咏叹。
    • 13.
      咏思释义:⒈咏叹思念。⒉歌咏所思者。
    • 14.
      咏月嘲花释义:指创作诗歌。 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 15.
      哥咏释义:歌咏。
    • 16.
      啸咏释义:⒈见“啸咏”。⒉亦作“啸咏”。犹歌咏。《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唐 谷神子《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宋 苏轼《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 17.
      嘲咏释义:谓歌咏以嘲讽。
    • 18.
      怀古释义:追怀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赤壁怀古》。
    • 19.
      披裘释义:⒈汉 严光 少时与 刘秀 同游学,有高名。及 刘秀 称帝,隐居不出。刘秀 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刘秀 估计他就是 严光,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宋 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俾其解组官庭,还车故里,披裘散髮,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清 赵翼《严滩》诗:“披裘跡近衒,加腹气非傲,特恃故人恩,巧立高士操。”胡怀琛《海上雪》诗:“披裘独往为何事,赢得诗添 长吉 囊。”⒉见“披裘负薪”。
    • 20.
      旧唱释义:昔时的歌咏。

歌咏造句

1.千百年来,曾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那傲雪凌霜的梅花啊!

2.大家听到学校将组织歌咏比赛的消息,无不欢欣鼓舞。

3.你瞧,那荷叶上蹲着一只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为荷花塘演奏动听的交响乐;小鸟正在枝头为那荷花塘歌咏着动听的音乐,而大自然就是这指挥官,把多样的声音合成一首动听的大自

4.在这次歌咏比赛中,我们班夺得了红旗。

5.歌咏比赛中,我们班的男女生对唱环节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6.为了备战全校歌咏比赛,同学们都在认真排练。

7.王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

8.假如我是个歌者,我就要唱出一曲诵章,来歌咏她们精美绝伦的演姿。

9.假如我是个歌手,我就要唱出一曲诵章,来歌咏她们精美绝伦的演姿。

10.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11.歌咏比赛还没开始她就已经成竹在胸了。

歌咏(gey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歌咏是什么意思 歌咏读音 怎么读 歌咏,拼音是gē yǒng,歌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歌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