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气貌 气貌的意思
mào

气貌

简体气貌
繁体氣貌
拼音qì mào
注音ㄑㄧˋ ㄇ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mào,(1) 面容。【组词】: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2) 外表的样子。【组词】:礼貌。貌合神离。道貌岸然。(3) 外观。【组词】:全貌。(4)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5) 描绘,画像。【例句】:“命工貌妃于别殿”。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仪态和风度高贵,气度不凡。

气貌的意思

气貌 [qì mào]

1. 谓描述气势、形貌。

3. 气度,风貌。

气貌 引证解释

⒈ 谓描述气势、形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气貌山海,体势宫殿,嵯峨揭业,熠燿焜煌之状,光采煒煒而欲然,声貌岌岌其将动矣。”

⒉ 气度,风貌。

唐 李华 《元鲁山墓碣铭》:“神体和,气貌融,视色至教,不言而信。”
南唐 李建勋 《赠送致仕郎中》诗:“衣冠皆古製,气貌异常人。”
《新五代史·杂传三·赵匡凝》:“匡凝 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
明 王廷相 《慎言·君子》:“气貌可以观德,役使可以观政。”


气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叴叴释义:傲气貌。
    • 2.
      呀吓释义:张口出气貌。
    • 3.
      安行释义:⒈徐行,缓行。 ⒉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语本《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宋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彼皆大圣人,安行利行何所不可,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明方孝孺《赠周履素序》:“古之君子,出环堵之室,而任天下之重,顺运安行,不动气貌者,所学皆可用而未尝为无用学也。”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絶,不知繙閲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 4.
      延问释义:请教询问。 《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天子﹞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道士 苏澄隐 迎鑾驾,霜简星冠,年九十许,气貌翘竦,上因延问甚久。”
    • 5.
      气嘘嘘释义:大声喘气貌。
    • 6.
      气烘烘释义:生气貌。
    • 7.
      灰滞释义:灰暗无生气貌。
    • 8.
      翘竦释义:挺然直立;高昂。《尔雅·释木》“槐棘丑乔”晋 郭璞 注:“枝皆翘竦。”晋 陆云《寒蝉赋》:“思凤居以翘竦,仰佇立而哀鸣。”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道士 苏澄隐 迎鑾驾,霜简星冠,年九十许,气貌翘竦。”明 李东阳《明乔君墓志铭》:“见君翘竦继出,知公福泽攸在。”
    • 9.
      钦钦释义:⒈忧思难忘貌。⒉谨慎戒惧貌。⒊乐于进取貌。⒋张口呵气貌。⒌钟声。
    • 10.
      颬颬释义:⒈张口吐气貌。⒉风声。

气貌(qim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气貌是什么意思 气貌读音 怎么读 气貌,拼音是qì mào,气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气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