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脩 自脩的意思
xiū

自脩

简体自脩
繁体
拼音zì xiū
注音ㄗˋ ㄒㄧ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xiū,(1) 干肉。【例句】:“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2) 旧时指教学的酬金。【组词】:束脩。脩金。(3) 干枯。(4) 同“修”。

基本含义

自己修养自己,自我修身。

自脩的意思

自脩 [zì xiū]

1. 见“自修”。


自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后雕释义:亦作“后凋”。《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何晏 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脩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后因以“后彫”比喻守正不苟而有晚节。
    • 2.
      好修释义:喜爱修饰仪容。 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洪兴祖 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 3.
      耻格释义:知羞耻而归于正。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 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唐 张九龄《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夫然后人斯耻格,庭少諍讼。”《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且进人以行,则枝叶安有难别乎?防下以礼,则耻格安有不形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乎逾月,足彰耻格之化。”
    • 4.
      脩政释义:⒈脩明政教。《左传·桓公六年》:“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脩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於难。”《淮南子·泰族训》:“勾践 栖於 会稽,脩政不殆,謨虑不休,知祸之为福也。”⒉改正,修改使正确。《荀子·强国》:“自数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脩政矣。”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五》:“政,非政事之政,脩政即脩正也。言必自脩自正,然后国家可得而安也。”
    • 5.
      脩理释义:⒈端谨整饬。汉 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陶婴 少寡,纺绩养子。或欲娶焉,乃自脩理,作歌自明,求者乃止。君子称扬,以为女纪。”⒉操持,料理。《后汉书·独行传·李善》:“续 年十岁,善 与归本县,脩理旧业。”⒊整理。唐 韩愈《上宰相书》之三:“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脩理?风俗岂尽敦厚?”⒋整治;整修。《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帝以 融 信效者明,益嘉之,脩理 融 父母坟墓,祠以太牢。”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工匠靥魅》:“崑山 李左 君房舍閎鉅,尝召匠脩墙门……脩理毕,即典与 曹明经
    • 6.
      蜉蝣羽释义:《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 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脩饰。”朱熹 集传:“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后因以“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的人。
    • 7.
      蝣羽释义:《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 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脩饰。”后以“蝣羽”指奢侈的服饰。
    • 8.
      谨摄释义:谓敬谨护持法戒。 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三·慧布》:“末以年暮,不参众食,敕给其乳牛,而 布 迴充入众,煢煢谨摄,实高僧焉。”唐 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昙询》:“又经一载,进受具戒,谨摄自脩,宗禀心学。”
    • 9.
      锦袍仙释义:指 唐 李白。语本《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 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与 知章、李适之、汝阳王 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自脩(zix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脩是什么意思 自脩读音 怎么读 自脩,拼音是zì xiū,自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