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具足 具足的意思

具足

简体具足
繁体
拼音jù zú
注音ㄐㄨˋ ㄗ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ù,(1) 器物。【组词】:器具。(2) 备有。【组词】:具备。具有。别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3) 备,办。【组词】:具呈。具结。具名。具领。敬具菲酌。(4) 古同“俱”,都,完全。(5)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组词】:座钟一具。一具男尸。

zú,(1) 脚。【例句】: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画蛇添足。(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组词】:鼎足。碗足。(3) 充分,够量。【组词】:足月。足见。足智多谋。(4) 完全。【组词】:足以。足色。(5) 值得,够得上。【组词】:不足为凭。微不足道。(6) 增益。【组词】:以昼足夜。

基本含义

指具备完备的条件或资源,能够满足需要。

具足的意思

具足 [jù zú]

1. 犹具备。充足。

具足 引证解释

⒈ 犹具备。

汉 王充 《论衡·正说》:“善善恶恶,拨乱世反诸正,莫近于《春秋》。若此者,人道、王道适具足也。”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钱财。”
元 德异 《<坛经>序》:“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
郭沫若 《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我是相信在产业未进步、物质条件未具足的国度中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的之政治革命是愈早愈好的。”

⒉ 充足。

许地山 《债》:“说到具足生活,也是没有涯岸的。”


具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师七僧释义: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
    • 2.
      三师释义:⒈北魏 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 见《通典·职官一》。唐 窦常《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⒉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⒊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杜预 注:“三国之军在 戴,故 郑伯 合围之。”⒋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唐 道宣
    • 3.
      具戒释义:见“具足戒”。
    • 4.
      具足戒释义:佛教和尚和尼姑的戒律。戒条数目说法不一。我国隋唐以后,和尚戒250条,尼姑戒348条。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条更加完备,所以叫具足戒。也叫大戒。
    • 5.
      十玄释义:中国 佛教华严宗的核心教义,又称十玄门、十玄缘起。 其内容为: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因陀罗网境界门、微细相容安立门、秘密隐显俱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十世隔法异成门、唯心回转善成门和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旨在发明华严宗特有的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法界缘起”。见 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和 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 6.
      千手千眼观音释义:佛教谓 观世音菩萨 神通广大,为化度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千手千眼”乃主要形相之一,以示无苦不见,无难不救。寺庙中多见之。语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宋 曾慥《高斋漫录》:“张 公 天觉 ……再贬 峡州,中途至於僧寺,有千手眼大悲观音塑像,公题长韵於壁。”亦省作“千手观音”。
    • 7.
      受具释义:佛教语。 “受具足戒”或“受具戒”的略语。具足戒,指比丘所受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所受之五百戒。
    • 8.
      四觉释义:本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众生本来具足的觉悟。
    • 9.
      大备释义:一切具备;完备。《庄子·徐无鬼》:“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成玄英 疏:“备,具足也。”宋 欧阳修《吉州学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其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辛丑二宗伯》:“陆 后再膺存问,九十七而下世,饰终赠諡之典大备,尤非 董 所敢望。”孙中山《行易知难》第二章:“考 中国 钱币之兴,当在 神农 日中为市之后,而至於 成周,则文物之盛已称大备矣。”
    • 10.
      大戒释义:见〖具足戒〗。
    • 11.
      大豪贵人释义:世间大豪贵人多从修行中来,然有三等:其一持戒修福,而般若正智念念不忘,则来生虽处高位,五欲具足,而心则时时在道,真所谓“有发僧”也。
    • 12.
      尼姑释义:指女子出家后受过具足戒入佛门的人。
    • 13.
      广大会释义:弥陀具足广大集会之德故为广大会。
    • 14.
      心物一元释义:心就是指具有灵明觉知的众生心,此心当下不可思议,具足一切法。
    • 15.
      愿海释义:佛教语。谓佛菩萨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弘愿,似海无涯。《华严经·如来现相品》:“以严浄一切佛国土显示一切大愿海法门。”隋 江总《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隋炀帝《受菩萨戒疏》:“具足成就,皆满愿海。”
    • 16.
      慧剑释义: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语本《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唐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不是三生应判与,直须慧剑断邪思。”《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今日你命光发露,透出你的智慧,还不趁势利用你本来具足的慧剑,斩断你的邪魔吗?”
    • 17.
      戒法释义:佛教语。谓如来所制戒律之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后亦泛指戒律。
    • 18.
      曼荼罗释义:梵文的译音。佛教语。意为平等周遍十法界,轮圆具足。指佛教密宗按一定仪制建立的修法的坛场。参阅 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
    • 19.
      法云地释义:佛教语。 大乘菩萨修行的第十个阶位。此位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 20.
      海底四宝释义:据新华严经卷五十一载,海底有四种炽然光明大宝,性极猛热,能饮缩由百川注入大海之无量大水,致使大海无有增减;以之比喻如来之大智慧海亦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能令众生截爱欲之流,破除愚痴之暗。

具足(juz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具足是什么意思 具足读音 怎么读 具足,拼音是jù zú,具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具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