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葬 [suí zàng]
1. 用财物、器具等随同死者一起埋葬。
英[bury together;]
随葬 引证解释
⒈ 指以物品随同死者埋葬。
引《考古》1983年第2期:“一号墓……葬具无存,随葬器物较多。”
国语词典
随葬 [suí zàng]
⒈ 陪同死者下葬的物品。如金饰、财物、器具、车马等。
随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定陵释义:明 十三陵之一。 万历 帝 朱翊钧 和 孝端、孝靖 两后的陵墓。在 北京市 昌平 天寿山。墓室由五个极其高大宽敞的石筑殿堂联结组成。前、中、后三殿及左右配殿有五重雕刻精美的石门。随葬品有金冠、龙凤冠、龙袍、谥宝、谥册、金银器、玉器、装饰品和丝织品等。经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揭开了“地下宫殿”之谜,为研究 明 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59年辟为定陵博物馆。
- 2.
宝玺释义:皇帝的印玺。《宋史·哲宗纪二》:“学士院上《宝璽》、《灵光》、《翔鹤》乐章。”《元史·百官志四》:“典瑞院,秩正二品,掌宝璽、金银符牌。”夏鼐《十年来的中国考古新发现》:“另有一些随葬品是皇帝和皇后所专用的,例如皇冠、龙凤冠、龙袍、宝玺,谥册等。”
- 3.
寓马释义:随葬之木偶马。
- 4.
币器释义:赠给丧家的奠仪与随葬品。
- 5.
殉葬释义:古代的一种风俗,逼迫死者的妻妾、奴隶等随同埋葬,也指用俑和财物、器具随葬:殉葬品。
- 6.
殉葬品释义:人死埋葬时,用以随葬的物品。一般有俑、饮食用具、金、银、玉器等。
- 7.
泥俑释义:用泥做的随葬人像。
- 8.
盗墓释义:挖掘坟墓,盗取随葬的东西:盗墓贼。
- 9.
盟器释义:即明器。古代随葬品的统称。
- 10.
虎子释义:⒈小虎、乳虎。《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不探虎穴,安得虎子。”⒉喻勇健的男孩。《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二子 烈 封,年各数岁,权 内养於宫,爱待与诸子同,宾客进见,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⒊便壶。因形作伏虎状,故名。多以陶、瓷、漆或铜制作,汉 代王室贵族亦有以玉为之者。汉、魏、南北朝 古墓中常以虎子作为随葬品。《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汉 郑玄 注:“褻器,清器、虎子之属。”孙诒让 正义:“虎子,盛溺器,亦 汉 时俗
- 11.
辱金释义:指出自坟墓随葬或曾作钗钏、溲器等的金子。
- 12.
遣策释义:随葬物的清单。 《仪礼·既夕礼》:“书遣於策。”郑玄 注:“策,简也;遣犹送也,谓所当藏茵以下。”贾公彦 疏:“则尽遣送死者明器之等并赠死者玩好之物,名字多,故书之於策。”《文物》1976年第10期:“遣策,不仅是墓葬随葬品的清单……它对于墓葬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 13.
随葬释义:用财物、器具、车马等随同死者埋葬:随葬品。 随葬物。
- 14.
鬼器释义:指随葬品。
- 15.
魂瓶释义:古代明器。 也叫魂魄瓶、谷仓。多系青瓷器,器形作平口罐或五孔罐状,并堆塑楼阙、人物、佛像、鸟兽等,有的还有纪年文字,是一种与宗教迷信有关的随葬器物。均在我国南方的 六朝 古墓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