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岁 [gù suì]
1. 去年;往年。
故岁 引证解释
⒈ 去年;往年。
引唐 乔知之 《定情篇》:“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隻。”
宋 王安石 《道人北山来》诗:“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
故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岁穣,六岁旱释义:春秋 后期出现的一种农业丰歉循环学说。 《史记·货殖列传》:“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据《越绝书》应为“康”);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歳一大饥。”《越绝书·计倪内经》:“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歳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太阴即木星,每十二年绕天空运行一周,木星运行至酉称岁在金,为“穰”,即大丰年;又六年运行至卯是岁在木,为“康”,即小丰年;运行至子是岁在水,为“毁”,即大荒年;隔六年至午是岁在火,又为旱年。这就形成所谓六年一穰,六年一旱或十
- 2.
岁制释义:⒈谓制棺。《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孔颖达 疏:“‘六十岁制’者,明老而预为送终之具也……岁制,谓棺也,不易可成,故岁制。”⒉称年及六十为岁制。明 李东阳《味泉钱处士墓表》:“处士年及岁制,乃自治寿藏於 艮山 之原。”
- 3.
岁饫释义:古代王侯每年例行的宴会。 《国语·周语中》:“飫以显物,宴以合好,故岁飫不倦,时宴不淫。”韦昭 注:“岁行飫礼,不至於懈倦也。”
- 4.
明旦释义:⒈天亮。《史记·孟尝君列传》:“君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汉 扬雄《剧秦美新》:“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伯升 ﹞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 蓝乡,尽获其輜重。明旦,汉 军自西南攻 甄阜。”⒉明晨。唐 张说《钦州守岁》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唐 沉亚之《冯燕传》:“明旦 婴 起,见妻毁死,愕然,欲出自白。”明 唐顺之《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年二十,独居所读书处,夜有奔者,君峻拒之。明旦遂移其处,终不以其故语人。”
- 5.
祭肺释义:古代祭祀,周 人用牲肺以祭。《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郑玄 注:“礼食杀牲则祭先,有虞氏 以首,夏后氏 以心,殷 人以肝,周 人以肺。不祭肺,则不杀也。”孔颖达 疏:“此膳而不祭肺,则食不兼味也。”宋 司马光《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是故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明君臣上下,皆当深自贬损以救民急也。”
- 6.
竹子纹释义:竹历寒冬而枝叶不凋,故岁寒三友,竹居其一。
- 7.
贡篚释义:⒈《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颖达 疏:“篚是入贡之时盛在於篚。”后因用“贡篚”指进贡,贡献。晋 左思《魏都赋》:“襁负賮贄,重译贡篚。”明 何景明《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百年贡篚通南极,万里旌旄属上游。”⒉指贡物、贡品。《后汉书·孔融传》:“案 表 跋扈,擅诛列侯,遏絶詔命,断盗贡篚,招呼元恶,以自营卫。”清 叶廷琯《吹网录·明道二年贡砚铭》:“盖 宋 人本重龙尾砚,故岁取以充贡篚。”
- 8.
超忽释义:⒈遥远貌。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吕向 注:“超忽,远貌。”唐 李白《送杨山人归天台》诗:“客有思 天台,东行路超忽。”明 许承钦《报国寺双松歌》:“求之骨貌意已失,尚想天外超忽双云峰。”⒉引申为精神高逸貌。唐 皮日休《太湖诗·桃花坞》:“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⒊迅速貌。唐 韦应物《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诗:“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明 唐顺之《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虏气凭凌恒候月,汉 兵超忽若乘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
- 9.
都畿释义:⒈京都及其周围地区。晋 皇甫谧《<三都赋>序》:“而却为 魏 主述其都畿弘敞丰丽,奄有诸华之意。”唐 白居易《议罢漕运可否策》:“然都畿所理征赋不充,故岁漕 山 东穀四百万斛,用给京师。”《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唐 室多故,东方诸镇,兵接都畿,公当归相天子,静中原以固根本。”⒉唐 道名。辖今 河南省 西部。《新唐书·地理志一》:“开元 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 山南、江南 为东西道,增置 黔中道 及 京畿、都畿,置十五採访使。”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唐》:“明皇 增饰旧章,分十五道,
- 10.
龙尾砚释义:砚名。用龙尾石制成的砚。产 江西省 婺源县。为砚中之上品。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一:“李后主 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 墨,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清 叶廷琯《吹网录·明道二年贡砚铭》:“盖 宋 人本重龙尾砚,故岁取以充贡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