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 [xuán dōu]
1. 古诸侯国名。传说中神仙居处。坛名。见“玄都坛”。道观名。见“玄都观”。
玄都 引证解释
⒈ 古诸侯国名。
引《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
《竹书纪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 玄都氏 来朝,贡宝玉。”
⒉ 传说中神仙居处。
引《海内十洲记·玄洲》:“上有大 玄都,仙伯 真公 所治。”
晋 葛洪 《枕中书》:“《真记》曰:玄都 玉京 七宝山,週迴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上七宝宫,宫内七宝臺,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 盘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圣母 所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 玄都 閟,凭高禁御长。”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问娇娥空隐 玄都,笑仙郎已入 桃源。”
⒊ 道观名。见“玄都观”。
⒋ 坛名。见“玄都坛”。
国语词典
玄都 [xuán dōu]
⒈ 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玄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山释义:⒈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则 瀛洲 也。”唐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 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 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横纵六里听 张仪。”⒉福州 的别称。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东有 九仙山,北有 越王山,故 福州 又称 三山。见 宋 曾巩《道山亭记》。元 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
- 2.
元都释义:即玄都。道教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金 元好问《北岳》诗:“谁能借我两黄鵠,长袖一拂元都门。”明 唐寅《和沉石田落花》诗之十一:“千年青塚空埋怨,重到元都好赋诗。”
- 3.
控鹤释义:相传 周灵王 太子 王子乔 喜吹笙,学凤鸣,道士 浮丘公 接他上 嵩山。三十年后,有人找到他,他说:叫我家里人在七月七日那天在 缑氏山 等我。到时候,王子乔 骑着白鹤在山顶上向大家招手。见 汉 刘向《列仙传·王子乔》。后因以“控鹤”指得道成仙。晋 孙绰《游天台赋》:“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南朝 齐 孔稚珪《褚先生伯玉碑》:“是以 子晋 笙歌,驭凤於天海;王乔 云举,控鹤於玄都。”亦作“控鵠”。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洛水》:“﹝ 休水 ﹞发侧 緱氏原,《开山图》谓之 緱氏山 也,亦云仙者升焉。
- 4.
桃观释义: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序:“余 贞元 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 连州,寻贬 郎州 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为主客郎中。重游 玄都,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浄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 刘郎 今又来。”后因以“桃观”指 玄都观。清 纳兰性德《再送施尊师归穹窿》诗:“贞元 朝士谁相待,桃观重来试一寻。”
- 5.
玄都释义:⒈古诸侯国名。 《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玄都 以亡。”《竹书纪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玄都氏 来朝,贡宝玉。”⒉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玄洲》:“上有大 玄都,仙伯 真公 所治。”晋 葛洪《枕中书》:“《真记》曰:玄都 玉京 七宝山,週迴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上七宝宫,宫内七宝臺,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 盘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圣母 所治。”唐 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 玄都 閟,凭高禁御长。”明 陈
- 6.
玄都观释义:⒈北周、隋、唐 道观名。原名 通道观,隋 开皇 二年改名为 玄都观。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 崇业坊。见 宋 宋敏求《长安志》。后废。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金 元好问《玄都观桃花》诗:“前度 刘郎 復 阮郎,玄都观 里醉红芳。”⒉泛指道观。明 叶宪祖《鸾鎞记·秉操》:“好将 金谷 楼中女,改作 玄都观 里仙。”
- 7.
禁文释义:秘藏的珍贵文籍。 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上帝追摄王远知易总》:“上方禁文自有飞仙保卫,玉笈金科祕藏玄都,汝是何者,輒混藏緗帙,据其所得,实以告我!”
- 8.
秘箓释义:道教神秘的文书。 唐 陈子昂《洛城观酺应制》诗:“苍极神功被,青云祕籙开。”唐 殷尧恭《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玄都开祕籙,白石礼先生。”明 陈子龙《古乐府·五游篇》:“云笈传吾道,祕籙署我名。”《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王曾 ﹞復上疏曰:‘国家受殊祥,膺祕籙,就严城之北隅,啟列真之祕宇。’”
- 9.
鬼道释义:⒈鬼道邪说。《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玄都 以亡。”《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鲁 遂据 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新唐书·康承训传》:“勛 好鬼道,有言 汉高祖庙 夜閲兵,人马流汗,勛 日往请命。”清 昭槤《啸亭杂录·徐中丞》:“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人事不修,群趋鬼道,所谓国将亡听命于神者哉!”⒉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以春秋祭 太一 东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