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却老 却老的意思
quèlǎo

却老

简体却老
繁体卻老
拼音què lǎo
注音ㄑㄩㄝˋ ㄌ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è,(1) 退。【例句】:却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却却”)。退却。(2) 退还,不受。【组词】:盛情难却。(3) 表示转折。【例句】:我来了,他却走了。(4) 去掉。【组词】:失却。了(liǎo)却。

lǎo,(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组词】: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组词】:吴老。老人家。老大爷。(3) 极,很。【组词】:老早。老羞成怒。(4) 老年人。【组词】: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5) 晚年。【组词】:老年。老境。(6) 敬老,养老。【例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组词】:老是生病。(8) 原来的。【组词】:老地方。(9) 与“嫩”相对。【例句】:黄瓜长老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组词】:老大。老鹰。老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组词】:老了。(13) 〔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年纪大,身体衰老。

却老的意思

却老 [què lǎo]

1. 亦作“却老”。

2. 谓避免衰老。

4. 枸杞的别名。

却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却老”。

⒉ 谓避免衰老。

《史记·孝武本纪》:“是时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
汉 桓谭 《新论·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养性,致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却老乎?”
唐 包佶 《近获风痺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
宋 范成大 《紫荷车》诗:“根有却老药,鳞皱友松苓。”

⒊ 枸杞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枸杞》。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象柴,一名纯卢是也,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


国语词典

却老 [què lǎo]

⒈ 袪老,指长生不老。

《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先上,上尊之。」
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养生论〉:「平神气而欲却老延年者,未之闻也。」


却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却老先生释义:亦作“却老先生”。镊子的戏称。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四:“王僧虔 晚年恶白髮。一日对客,左右进铜镊。僧虔 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几乎?’”
    • 2.
      却老霜释义:亦作“却老霜”。 养生药名。
    • 3.
      却老释义:⒈亦作“却老”。谓避免衰老。《史记·孝武本纪》:“是时而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汉 桓谭《新论·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养性,致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却老乎?”唐 包佶《近获风痺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宋 范成大《紫荷车》诗:“根有却老药,鳞皱友松苓。”⒉枸杞的别名。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象柴,一名纯卢是也,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枸杞》。
    • 4.
      少君释义:⒈周 代称诸侯之妻。《左传·定公十四年》:“从我而朝少君。”孔颖达 疏:“少君,犹小君也。君为大君,夫人为小君。”⒉尊称他人之妻。清 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谢逸谢薖》:“一日,惠洪 过溪堂,见 无逸(谢逸)所居一室,生涯如 庞藴,少君方炊,稚子 宗野 汲水,无逸 诵书扫除,见师放帚大笑曰:‘聊復尔耳。’”⒊年幼之君。《左传·哀公六年》:“少君不可以访,是以求长君。”⒋汉武帝 时 齐 方士名。姓 李,以祠灶、辟谷、却老之方往见 武帝。谓祠灶,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可以不死。事见《汉
    • 5.
      志力释义:心智才力。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察其聪明之所逮,及志力之所能辨,各有所授。”《北齐书·王怀传》:“怀 以武艺勋诚为 高祖 所知,志力未申,论者惜其不遂。”宋 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江 南岸兵胆气自生,志力得展。”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却老要诀》:“孟詵 年虽晚暮,志力如壮。”
    • 6.
      柏叶释义:⒈柏树的叶子。可入药或浸酒。唐 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七:“当香收柏叶,养蜜近梨花。”⒉指柏叶酒。南朝 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梅花舒两岁之装,柏叶泛三光之酒。”唐 杜甫《人日》诗之二:“樽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仇兆鳌 注:“崔寔《四民月令》:元旦进椒、柏酒。椒是玉树星精,服之令人却老。柏是仙药,能驻年却病。”清 钱谦益《人日示内》诗之一:“银幡头上衝愁阵,柏叶尊前放酒兵。”
    • 7.
      留年释义:⒈犹延年。亦指长寿。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孤松既能却老,半石亦可留年。”唐 施肩吾《修仙词》:“丹田自种留年药,玄谷长生续命芝。”宋 陈师道《赠寇国宝》诗之二:“留年看举天南翼,过目先空 冀 北羣。”⒉指守岁。宋 杨万里《腊后》诗之一:“待腊惊还过,留年惜欲除。”
    • 8.
      祠竈释义:祀灶。《史记·孝武本纪》:“是时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司马贞 索隐:“如淳 曰:‘祠灶可以致福。’案:礼灶者,老妇之祭,盛於盆,尊於瓶。《説文》、《周礼》以灶祠 祝融。《淮南子》炎帝 作火官,死为灶神。”《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光二年》:“李少君 以祠灶却老方见上。”胡三省 注:“祠灶者,祭灶以致鬼物,化丹砂以为黄金,以为饮食器,可以延年,方士之言云尔。”参见“祀灶”、“祭灶”。
    • 9.
      祠灶释义:祀灶。《史记·孝武本纪》:“是时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司马贞 索隐:“如淳 曰:‘祠灶可以致福。’案:礼灶者,老妇之祭,盛於盆,尊於瓶。《説文》、《周礼》以灶祠 祝融。《淮南子》炎帝 作火官,死为灶神。”《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光二年》:“李少君 以祠灶却老方见上。”胡三省 注:“祠灶者,祭灶以致鬼物,化丹砂以为黄金,以为饮食器,可以延年,方士之言云尔。”参见“祀灶”、“祭灶”。
    • 10.
      练形释义:方士修炼形体,以求超脱成仙。 《文选·左思<吴都赋>》:“桂父 练形而易色,赤须 蝉蜕而附丽。”刘逵 注引《列仙传》:“桂父,象林 人也。常服桂叶,以龟脑和之,颜色如童,时黑时白时赤,南海 人曾事之累世。”晋 张华《博物志》卷四:“《神农经》曰:上药养命,谓五石之练形,六芝之延年也。”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为道者盖流出於仙法,故以练形为上……练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
    • 11.
      赊老释义:犹却老。
    • 12.
      身年释义:年纪,年龄。《素问·上古天真论》:“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唐 白居易《劝酒》诗:“身年三十未入仕,仰望东邻安可期。”
    • 13.
      返老释义:由衰老恢复青春,却老。
    • 14.
      还少释义:恢复青春,变得年轻。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饵之一年,老者还少,令人彻视见鬼。”《太平广记》卷五九引《女仙传》:“女服药时,年已七十,稍稍还少,色如婴儿。”《东周列国志》第五三回:“且闻其善於採炼,却老还少,心甚慕之。”
    • 15.
      还年释义:恢复年轻,返老还童。晋 葛洪《抱朴子·微旨》:“还年之士,挹其清流,子能修之,乔 松 可儔。”隋 江总《玛脑盌赋》:“酒既醉而还年,盌稍酌而延寿。”唐 李峤《为秋官员外郎李敬仁贺圣躬新牙更生表》:“还年而编贝不亏,却老而瓠犀仍出。”
    • 16.
      酒直释义:酒钱。直,通“值”。宋 苏轼《和周正孺坠马伤手》:“卖却老驄为酒直,大呼乡友作新年。”
    • 17.
      驻彩释义:⒈亦作“驻綵”。犹驻颜。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⒉谓使彩云停留不行。形容歌声响亮,音乐美妙动听。南朝 梁简文帝《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序:“舞艳七盘,歌新六变;游云驻綵,仙鹤来仪。”参见“响遏行云”。⒊见“驻彩”。
    • 18.
      驻命释义:犹言延年却老。 唐 裴铏《传奇·封陟》:“我有还丹,颇能驻命,许其依托,必写襟怀。”
    • 19.
      驻年释义:延年却老。 三国 魏 嵇康《答<难养生论>》:“务光 以蒲韭长耳,卭疏 以石髓驻年。”唐 张九龄《谢赐药状》:“徒承圣恩同体之义,更霑御药驻年之锡。”
却老是什么意思 却老读音 怎么读 却老,拼音是què lǎo,却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却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