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戴山 戴山的意思
dàishān

戴山

简体戴山
繁体
拼音dài shān
注音ㄉㄞˋ ㄕ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i,(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组词】: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2) 尊奉,推崇,拥护。【组词】: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3) 姓。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能够承担重任或负荷。

戴山的意思

戴山 [dài shān]

1. 负山。

戴山 引证解释

⒈ 负山。

《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 之山而抃舞。”


戴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戴山鼇释义:见“戴山鰲”。
    • 2.
      戴鳌释义:见“戴山鰲”。
    • 3.
      灵鳌释义: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 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鼇,背负 蓬莱之山 而抃舞。”三国 魏 曹植《远游篇》:“灵鼇戴 方丈,神岳儼嵯峩!”唐 李商隐《韩碑》诗:“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鼇蟠以螭。”元 周权《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当时补天餘,偶堕灵鼇背。”
    • 4.
      负物释义:⒈背物;载物。 《魏书·食货志》:“神龟、正光 之际,府藏盈溢,灵太后 曾令公卿已下任力负物而取之。”《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宋 洪兴祖 补注:“此言鼇在海中,其负山若舟之负物,今释水而陆,反为人所负,何罪而见徙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其负物则少者轻,老者重。”⒉有负众望。唐 陈子昂《为程处弼辞放流表》:“行不负物,心不愧神。”⒊欠债。明 徐献忠《吴兴掌故集·杂考》:“其邻有责息於外,歷年不还,乃假之使责让,惧以祸福。负物者以为鬼神,即畀还之,其人亦自不知所以然。”
    • 5.
      金鳌释义:⒈亦作“金鰲”。神话中海中金色巨龟。唐 王建《宫词》之一:“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宋 柳永《巫山一段云》词:“几回山脚弄云涛,彷彿见金鼇。”一说,巨鳖。见《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汉 王逸 注。⒉比喻地位高贵者。明 方孔炤《苍天》诗:“万岁山 折苍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⒊比喻临水山丘。宋 陆游《平云亭》诗:“满榼芳醪何处倾?金鼇背上得同行。”元 张可久《湘妃怨·德清观梅》曲:“一去 孤山 路,重来 何水曹,醉上金鼇。”《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⒋山名。在
    • 6.
      金鼇释义:⒈神话中海中金色巨龟。唐 王建《宫词》之一:“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宋 柳永《巫山一段云》词:“几回山脚弄云涛,彷彿见金鼇。”一说,巨鳖。见《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汉 王逸 注。⒉比喻地位高贵者。明 方孔炤《苍天》诗:“万岁山 折苍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⒊比喻临水山丘。宋 陆游《平云亭》诗:“满榼芳醪何处倾?金鼇背上得同行。”元 张可久《湘妃怨·德清观梅》曲:“一去 孤山 路,重来 何水曹,醉上金鼇。”《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⒋山名。在 浙江省 临海市
    • 7.
      鳌抃释义:《楚辞·天问》:“鼇戴山抃,何以安之?”后以“鼇抃”形容欢欣鼓舞。

戴山(dais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戴山是什么意思 戴山读音 怎么读 戴山,拼音是dài shān,戴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戴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