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龙象 龙象的意思
lóngxiàng

龙象

简体龙象
繁体龍象
拼音lóng xiàng
注音ㄌㄨㄥˊ ㄒ一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xiàng,(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组词】: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组词】: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基本含义

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龙象的意思

龙象 [lóng xiàng]

1. 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

2. 指高僧。

3. 指罗汉像。

4. 象中体格壮健高大者。

6. 指皇帝。

龙象 引证解释

⒈ 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

《大般涅槃经》卷二:“世尊,我今已与诸大龙象菩萨磨訶萨断诸结漏。”

⒉ 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将使龙象緇服,维明克允。”
清 钱谦益 《<空一斋诗>序》:“紫柏大师 以法门龙象,唱道东南。”

⒊ 指罗汉像。

唐 罗隐 《甘露寺火后》诗:“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宋 苏轼 《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第十一罗怙罗尊者》:“龙象之姿,鱼鸟所惊。”
清 顾炎武 《重登灵岩》诗:“山静鼪猱栖佛地,堂空龙象散诸天。”

⒋ 象中体格壮健高大者。

《维摩经·不思议品》:“譬如 迦叶,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龙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

⒌ 指皇帝。

五代 齐己 《寄吴国西供奉》诗:“瑶闕合陪龙象位,春山休记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诚,仰干龙象之驭。”


国语词典

龙象 [lóng xiàng]

⒈ 龙是空中最有力的动物,象是陆行最有力的走兽。龙象比喻能担负重责大任的栋梁之材。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龙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宛蜒释义:同“宛延”。《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驾应龙象舆之蠖略委丽兮,驂赤螭青虬之蚴蟉宛蜒。”颜师古 注:“蠖略、委丽、蚴蟉、宛蜒,皆其行步进止之貌也。”
    • 2.
      蠖略释义:谓行步进止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驾应龙象舆之蠖略委丽兮,驂赤螭青虬之蚴蟉宛蜒。” 颜师古 注:“蠖略委丽,蚴蟉宛蜒,皆其行步进止之貌也。” 汉 应瑒 《驰射赋》:“弈弈騂牡,既佶且闲,扬驪沛艾,蠖略相连。” 唐 刘禹锡 《望赋》:“扇交翟兮葳蕤,旗升龙兮蠖略。”
    • 3.
      象驭释义:指高僧。佛教称高僧为“法门龙象”,故名。
    • 4.
      贤嗣释义:贤良的后代。宋 洪适 《祭陈安抚父文》:“ 季祉 贤嗣,诗礼饱闻,拾芥巍科,颺声荣路。” 明 刘基 《父永嘉郡公诰》:“士有厚德而立报,虽不在其身,必有贤嗣而得时,足以大其后。” 清 查慎行 《长寿庵坐湛庵禅师方丈听谈石公旧事》诗:“贤嗣真龙象,千钧独力担。”
    • 5.
      锡年释义:谓上天赐予的年祚。 唐 张九龄《贺衢州进古铜器表》:“鱼为龙象,既彰受命之元;铭作久文,更表锡年之永。”
    • 6.
      龙象筵释义:即龙象会。

龙象(long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龙象是什么意思 龙象读音 怎么读 龙象,拼音是lóng xiàng,龙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龙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