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酬酢 酬酢的意思
chóuzuò

酬酢

简体酬酢
繁体
拼音chóu zuò
注音ㄔㄡˊ ㄘ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óu,(1) 劝酒。【组词】:酬酢。(2) 用财物报答。【组词】:酬劳。酬谢。酬金。报酬。(3) 交际往来。【例句】:应(yìng )酬。酬对。酬和(hè)(用诗词应答)。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4) 实现愿望。【组词】:壮志未酬。

cù zuò, ◎ 客人用酒回敬主人。【例句】:酬酢(主客相互敬酒,引申为朋友交往应酬)。酢爵(回敬主人用的酒器)。

基本含义

回报恩情,报答别人的好意

酬酢的意思

酬酢 [chóu zuò]

1. 宾主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泛指交际应酬。

是故可与酬酢。——《易·系辞》
不尚酬酢周旋。

[exchange of toasts friendly intercourse;]

酬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酧酢”。亦作“醻酢”。

⒉ 主客相互敬酒,主敬客称酬,客还敬称酢。

《淮南子·主术训》:“觴酌俎豆酬酢之礼,所以效善也。”
《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彊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怎当他酬酢处两三巡,揭席时五六盃,醉的我将宫锦淋漓。”

⒊ 应对;应付。

《易·繫辞上》:“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韩康伯 注:“可以应对万物之求,助成神化之功也。酬酢,犹应对也。”
宋 苏轼 《<德威堂铭>叙》:“其综理庶务,酬酢事物,虽精练少年有不如。”
清 谭嗣同 《仁学》四四:“苟民智大开,方将经天纬地,酬酢万物之不暇,岂暇事此繁縟之衣冠?”

⒋ 应酬交往。

《宋书·索虏传》:“至此非唯欲为功名,实是贪结姻援,若能酬酢,自今不復相犯秋毫。”
唐 孙揆 《灵应传》:“余不暇他辞,唯称不敢,酬酢之际,已见聘币罗於堦下。”
茅盾 《官舱里》:“然而既经外交式地开始了酬酢,那么交际的客套,也不会马上就止。”

⒌ 斟酌;考虑。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盖公 於束縑内选择边幅,舒卷揲之,第其厚薄,酬酢可否。”

⒍ 诗文唱和。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道旧生感激,当歌发酬酢。”
《辽史·文学传上·萧韩家奴》:“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醻酢,君臣相得无比。”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国辅》:“有酧酢之歌诗,并集传焉。”


国语词典

酬酢 [chóu zuò]

⒈ 筵席中主客互相敬酒。后泛指交际应酬。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
唐·李朝威《柳毅传》:「且以率肆胸臆,酬酢纷纶。」

交际


酬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般般释义:⒈谓多种多样。唐 方干《海石榴》诗:“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须臾饮食如法,一般般滋味,肉食难压。”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今日个画堂春暖宴佳宾,舞东风落红成阵,摆设的一般般殽饌美,酬酢的一个个綺罗新。”⒉一样,相同。唐 罗隐《下第作》诗:“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这婆婆説的那生时年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时一般般的。”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便一似生箇身外身,一般般两箇佳人。”
    • 2.
      从欲释义:⒈随顺自己的意愿。《书·大禹谟》:“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孔 传:“使我从心所欲而政以治。”《荀子·大略》:“维予从欲而治。”⒉服从于自己的私欲。《左传·僖公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北齐书·幼主纪》:“后主 则不然,以人从欲,损物益己。”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⒊纵欲。《左传·昭公十三年》:“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韩诗外传》卷二:“貌美好者不以统朝涖民,而反以蛊女从欲。”三国 魏 嵇康《
    • 3.
      宾荣释义:亦作“賔荣”。宾客的荣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宋 王安石《贺钤辖柴太保启》:“属关掌於支郡,阻面庆於賔荣。”
    • 4.
      幺孺释义:亦作“么孺”。 指年少后辈。清 刘大櫆《方氏庶母传》:“岁时庆贺,灿然盈门。年耋以尊,气和以亲,酬酢么孺,抑逊谆谆。”
    • 5.
      杯觥交杂释义:犹言觥筹交错。 形容宴饮热烈。《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此時月色倍明,室中照耀,如同白日,滿坐芳香,馥馥襲人,賓主酬酢,盃觥交雜。”
    • 6.
      松关释义:⒈犹柴门。唐 孟郊《退居》诗:“日暮静归时,幽幽扣松关。”清 吴伟业《赠愿云师》诗:“故人扣松关,匡牀坐酬酢。”⒉古关名。在 阴山。元 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诗:“昔年今日渡 松关,车马崎嶇行路难。”原注:“西城 阴山 有 松关。”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四:“戈船飞渡,而天堑无凭;铁马长驱,而 松关 失险。”
    • 7.
      照杯释义:干杯后,倾杯示人。以相酬酢。
    • 8.
      牵费释义:初仕酬酢之费。牵,谓牵丝,即执印绶。
    • 9.
      簪星曳月释义:形容佩带光彩耀眼。唐 褚载《赠道士》诗:“簪星曳月下 蓬壺,曾見東皋種白榆。”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鱼玄机》:“時京師諸宫女郎,皆清俊濟楚,簪星曳月,惟以吟詠自遣,玄機 傑出,多見酬酢云。”
    • 10.
      综理释义:⒈总揽;管理。《三国志·魏志·程昱传》:“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几。”宋 苏轼《德威堂铭》序:“其综理庶务,酬酢事物,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使君广有家私,岂能一一综理?”清 刘大櫆《吴节妇传》:“吴君 综理贾业,能扩而光之使日大。”⒉整理。唐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固 后坐 竇氏 事,卒于 洛阳 狱,书颇散乱,莫能综理。”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三章:“故谓若欲综理已出一切经典,自知非一人所能为。”
    • 11.
      观志释义:观察其心志。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 享 赵孟 于 垂陇 …… 赵孟 曰:‘七子从君,以宠 武 也。请皆赋,以卒君貺,武 亦以观七子之志。’”晋 干宝《晋纪·世祖武皇帝》:“泰始 四年二月,上幸 芳林园,与羣臣宴,赋诗观志。”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春秋 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
    • 12.
      觥觞释义:泛指酒器。 引申为酬酢。
    • 13.
      觥酧释义:犹酬酢。酧,同“酬”。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唯州南 清风楼 最宜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佳宾,觥酧交作。”
    • 14.
      身文释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介之推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为?’”本谓人身的文饰,后以“身文”借指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和言语修养。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旧唐书·崔珙传》:“礼乐二事,以为身文。”
    • 15.
      酌献释义:⒈谓酌酒献客。《礼记·仲尼燕居》:“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清 归庄《祭吴母王夫人文》:“今年夏五,七十良讌,远近亲串,登高酌献。”⒉谓设乐供神。《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六曰《寿和》,以酌献、饮福。”《宋史·徽宗纪二》:“乙酉,诣宫酌献。”宋 范成大《祭灶词》:“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清 翟灏《通俗编·神鬼》:“今谓设乐供神曰酌献。”
    • 16.
      里妇释义:⒈同里的妇人。 《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明 高启《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诗:“出宫非故颜,里妇犹相羡。”康有为《大同书》甲部序言:“乡人之酬酢,里妇之应接。”⒉泛指平民妇女。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及暮将散,忽於曲岸见里妇携幼女,年方十餘岁。”
    • 17.
      雠柞释义:亦作“讐柞”。 酬酢,应酬。

酬酢(chouc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酬酢是什么意思 酬酢读音 怎么读 酬酢,拼音是chóu zuò,酬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酬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