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用 外用的意思
wàiyòng

外用

简体外用
繁体
拼音wài yòng
注音ㄨㄞˋ ㄩ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yòng,(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组词】:使用。用心。用兵。用武。(2) 可供使用的。【组词】:用品。用具。(3) 进饭食的婉辞。【组词】:用饭。(4) 花费的钱财。【组词】:费用。用项。用资。(5) 物质使用的效果。【组词】:功用。有用之才。(6) 需要(多为否定)。【组词】:不用多说。(7) 因此。【组词】:用此。

基本含义

指用在外面,不在内部。也指用在外部的,不用在内部的。

外用的意思

外用 [wài yòng]

1. 谓用于对外作战。

3. 出任地方官。

外用 引证解释

⒈ 谓用于对外作战。

《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於农……壹则少诈而重居,壹则可以赏罚进也,壹则可以外用也。”

⒉ 出任地方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壬戌,余与 曾南村、黄笠潭 同以翰林外用。”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家人们听见老爷得了外任,个个喜出望外,只有太太合公子,见老爷进门来,愁眉不展,面带忧容,便知是因为外用的原故。”


国语词典

外用 [wài yòng]

⒈ 被命出任地方官吏,称为「外用」。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只有太太合公子,见老爷进门来,愁眉不展,面带忧容,便知是因为外用的原故。」

⒉ 药物用于涂擦的。

如:「这罐药是外用的,不可误食。」

内服


外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外敷释义:(把药膏等)涂抹在患处(区别于“内服”)。

外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内服释义:把药吃下去(区别于“外敷”)。

外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乳吹膏释义:外用药,用于去腐生新、拔毒长肉。
    • 2.
      佑国寺塔释义:北宋 时建筑。位于 河南省 开封市。塔底直径24米,高34米,全部用砖砌成,壁内外用铁色琉璃砖包砌,故又称铁塔,是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 3.
      凶门释义:⒈旧时办丧事在门外用白绢或白布结扎成门形,称“凶门”。《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迺使男子袒免,女子髽者以百数,为开凶门,以迎 盆成适。”《晋书·琅邪悼王焕传》:“俄而薨,年二岁。帝悼念无已,将葬,以 焕 既封列国,加以成人之礼,詔立凶门柏歷,备吉凶仪服,营起陵园,功役甚众。”《宋书·礼志二》:“凶门非古。古有悬重,形似凶门。后人出之门外以表丧,俗遂行之。”清 翟灏《通俗编·仪节》:“凶门,既本古悬重,而若柏枝之歷歷然,今丧家结白绢为旒,表之门外,俗呼为了前者,当即是也。”⒉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扇向北的门
    • 4.
      升药释义:中药名。 由汞和雄黄、火硝等炼制而成。有黄、红两种,称黄升(黄升丹)、红升(红升丹)。为外用要药,主治痈疽、疔疮等症,能搜脓、拔毒、去腐、生肌。
    • 5.
      厝基释义:指放置在基础上,外用砖或土临时封起来的棺柩。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往前走过了 六桥,转个湾,便象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还有几两银子,大哥拿去,在你弟妇厝基上替他多添两层厚砖,砌的坚固些,也还过得几年。”
    • 6.
      及己释义:植物名。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又名獐耳细辛。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根入药,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
    • 7.
      垫陌释义:唐 代货币制度的一种变通措施。 从一缗中抽除若干钱仍作一缗计算,以此弥补国家的财用不足。一缗即一贯,足数是千钱。陌,指百钱。从缗推算至百,百钱中抽除若干仍作百钱计算,叫“垫陌”,又称“除陌”。《新唐书·食货志四》:“经费屈竭,皇甫鎛 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外,復抽五十送度支以赡军……寻以用钱垫陌不一,詔从俗所宜,内外给用,每緡垫八十。”宋 程大昌《考古编·缗钱省陌》:“元和 十二年,民间垫陌有至七十者。”按,垫陌的实际数,各时期不同。如 元庆 元年九月敕,以九百二十文为一贯,每陌合九十二文。天祐 二年四
    • 8.
      密陀僧释义:矿物名。 其成分为氧化铅。黄色或红褐色粉末。可入药。外用有杀虫、消积、消肿毒等功效;内服能镇心治惊。也用来制造蓄电池、颜料等。
    • 9.
      山萩释义: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通络,驱虫。用于感冒,牙痛,痢疾,风湿关节痛,蛔虫病;外用治刀伤,跌打损伤,颈淋巴结结核。
    • 10.
      散剂释义:干燥而疏松的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剂,分内服和外用两种。也叫粉剂。
    • 11.
      昌蒲释义:即菖蒲。 昌,通“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呈剑形,夏天开花,淡黄色,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中医用做健胃剂,外用可以治牙痛、齿龈出血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射干,穹穷昌蒲,江离麋芜,诸蔗猼且。”按,《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作“菖蒲”。
    • 12.
      月城释义:也叫瓮城。 城外用来屏蔽城门的小城。
    • 13.
      朱砂释义:也叫辰砂、丹砂。 无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大红色,不溶于水。中医用作镇静剂,外用可以治疗疥癣等皮肤病。是炼汞的重要原料,也可制颜料。
    • 14.
      栓剂释义:中医上也叫坐药。 塞入肛门、尿道或阴道的外用药。在室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靠体温溶化或软化后起作用。
    • 15.
      横费释义:浪费;额外用度。
    • 16.
      洗剂释义:含有一种或多种不溶物的医用药液,外用以治疗皮肤疾患。
    • 17.
      滴剂释义:一滴一滴服用或外用的液体药剂,如浓缩维生素 A、D 滴剂、麻黄素滴鼻剂等。
    • 18.
      烟胶释义:熏烤拌有灶上或瓦窑上黑灰的牛皮而制成的胶剂。 可作外用药。
    • 19.
      甘油释义:有机化合物,成分是丙三醇,无色透明的液体,黏稠似糖浆,有甜味,能吸收水分。用来制造化妆品、硝化甘油和糖果等。医药上用来配制外用药。
    • 20.
      石灰水释义:氢氧化钙的碱性水溶液,它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液体表面生成碳酸钙的薄膜,在医药上用作解酸剂和外用洗剂的成分。

外用(waiy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外用是什么意思 外用读音 怎么读 外用,拼音是wài yòng,外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