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 [fǎ dìng]
1. 法律明文规定 可行或不可行之事。
例法定所有者。
英[ legal; statutory; ]
2. 有权持有的;根据正当要求而拥有的。
例法定的股份。
英[ rightful; ]
法定 引证解释
⒈ 法律、法令规定。
引郭沫若 《骑士》一:“大炮的仰角高到法定以上,随时随刻都可以把 武汉 全市歼灭。”
康濯 《灾难的明天》一:“还有人偷偷地把不够法定结婚年龄的闺女往外村送。”
国语词典
法定 [fǎ dìng]
⒈ 凡法令所规定,统称为「法定」。
例如:「法定程序」。
法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级复议释义:一级复议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 2.
上诉释义: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对该案再行审理的诉讼制度。上诉可以引起第二审程序。民事、行政诉讼的上诉时间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刑事诉讼的上诉时间为接到判决书后第二日起的10日内,接到裁定书后第二日起的5日内。
- 3.
不起诉释义: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的终止诉讼的程序性处理决定。不起诉案件包括两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和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不起诉的法定情况有:(1)犯罪嫌疑人符合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如已过追诉时效;(2)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3)经过补充侦查,依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 4.
与手释义:犹言下毒手。《宋书·索虏传》:“泰之 等至,虏都不觉,驰入袭之,杀三千餘人,烧其輜重……诸亡口悉得东走,大呼云:‘官军痛与手。’虏众一时奔散。”《南史·张彪传》:“彪 左右 韩武 入视,彪 已苏,细声谓曰:‘我尚活,可与手。’於是 武 遂诛 稜。”《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化及 扬言曰:‘何用持此物出,亟还与手。’”胡三省 注:“与手,魏 齐 间人率有是言,言与之毒手而杀之也。”清 顾炎武《松江别诸友人》诗:“事危先与手,法定必行诛。”
- 5.
专属管辖释义:专属管辖,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其它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与其他法定管辖相比,专属管辖具有优先性、排他性与强制性。专属管辖是法院管辖独有的制度,仲裁没有专属管辖。
- 6.
两审终审制释义: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或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二审判决和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 7.
人民币释义:我国法定货币。 以圆为单位。
- 8.
从重处罚释义:①刑罚上的从重处罚,指法院在法定刑幅度以内判处最重的或较重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了从重处罚的情节。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从重处罚,指在处罚标准之内给予最重的或较重的处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其情节作了规定。
- 9.
代位继承释义:法定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丧失继承权时,由其晚辈直系血亲(即代位人)按照继承顺序继承。
- 10.
代理释义:⒈暂时代人担任 某单位的负责职务。⒉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第三人独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
- 11.
余夫释义:古代谓法定的受田人口之外的人。《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餘夫二十五亩。”赵岐 注:“餘夫者,一家一人受田,其餘老小尚有餘力者,受二十五亩,半於圭田,谓之餘夫也。”《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汉 何休 注:“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多於五口,名曰餘夫。餘夫以率受田二十五亩。”《汉书·食货志上》:“农民户人已受田,其家众男为餘夫,亦以口受田如此。”
- 12.
儤工释义:服劳役超过法定数量的佣工。
- 13.
公亩释义:地积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公亩合100平方米。
- 14.
公司债券释义: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与股票相比,公司债券利率固定,风险较小。
- 15.
公民身份释义: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成员的法定身份的延伸。
- 16.
公证释义: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与文件确认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的专门活动。属于非诉讼活动,不能为当事人直接解决纠纷。
- 17.
决算释义:政府、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年度会计报告。根据年度预算执行结果,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核和批准。企业等在一定时期(季度、上半年、年度)结算时,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也叫决算。
- 18.
减轻处罚释义:法院在法定刑幅度以下判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了减轻处罚的情节,并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果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处法定刑的最低刑还是过重的,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19.
前科释义:指曾经被判处过刑罚的事实。有前科的人,如果后来又犯罪,符合法定条件构成累犯的,须从重处罚。
- 20.
反诉释义:在已经进行的民 事诉讼中,被告按照法定程序对原告提出的与本诉有联系的独立的诉讼请求。原告的起诉权与被告的反 诉权都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权,同样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