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韵 正韵的意思
zhèngyùn

正韵

简体正韵
繁体正韻
拼音zhèng yùn
注音ㄓㄥˋ 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yùn,(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2) 和谐而有节奏的。【组词】:韵白。琴韵悠扬。(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组词】:风韵。气韵。韵味。

基本含义

指韵律正确、押韵工整。

正韵的意思

正韵 [zhèng yùn]

1. 音韵学术语。与“友韵”相对。《洪武正韵》的省称。

正韵 引证解释

⒈ 音韵学术语。与“友韵”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二十三部音准》:“古音流传于晚世者,自二十三支分为二百六,则有正韵、支韵之异。”

⒉ 《洪武正韵》的省称。


国语词典

正韵 [zhèng yùn]

⒈ 书名。洪武正韵的简称。参见「洪武正韵」条。


正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音释义:⒈古乐理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音。《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陆德明 释文:“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也。”⒉等韵之学,以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种发音为七音。《通志·总序》:“天籟之本,自成经纬,纵有四声以成经,横有七音以成纬。”明 宋濂《<洪武正韵>序》:“人之生也则有声,声出而七音具焉。所谓七音者,牙、舌、唇、齿、喉及舌、齿各半是也。”参阅《通志·七音略》。
    • 2.
      正韵释义:⒈音韵学术语。与“友韵”相对。⒉《洪武正韵》的省称。
    • 3.
      穿鼻释义:⒈用绳索或环贯穿鼻中隔。汉 焦赣《易林·明夷之讼》:“穿鼻繫株,为虎所拘。”《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有 穿鼻 种,以金鐶径尺贯其鼻,下垂过颐。君长以丝係鐶,人牵乃行。其次,以二花头金钉贯鼻下出。”⒉比喻操纵,控制。《南史·张弘策传》:“徐孝明 才非柱石,听人穿鼻。”《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天子愚暗,听人穿鼻。”胡三省 注:“諭之以牛,为人穿鼻旋转,前却一听命於人,以鼻为所制也。”⒊一种发音方法。发音时,口腔里形成阻碍的部分完全闭塞,软腭下垂,使气流从鼻腔流出。清 戈载《词林正韵·发凡》
    • 4.
      词林释义:⒈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南朝 梁 萧统《答晋安王书》:“殽核坟史,渔猎词林。”⒉词坛。宋 范公偁《过庭录》:“许昌 郭挺 元杰,从 李方叔 学,久蒙训导。方叔 死,挺 有挽诗云:‘憔悴词林失俊英,已应精爽在 蓬瀛。’”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吾乡 公文介 公 鼐,万历 中,为词林宿望,诗文淹雅,絶句尤工。”金婉《为外录<词林正韵>毕书后》:“后此词林增善本,四声堪证 宋 名贤。”⒊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宋 王应麟《玉海·圣文五·康定赐翰林飞白书》:“至和 元年九月,王洙 为学士,仁宗

正韵(zhengy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韵是什么意思 正韵读音 怎么读 正韵,拼音是zhèng yùn,正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