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附记 附记的意思

附记

简体附记
繁体附記
拼音fù jì
注音ㄈㄨˋ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ù,(1) 另外加上,随带着。【组词】: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2) 同意,赞同。【组词】:随声附和。附议。(3) 捎带。【例句】:“一男附书至”。(4) 靠近。【组词】:附近。附耳低言。(5) 依从。【组词】: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jì,(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组词】: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2) 把事物写下来。【组词】:记录。记功。记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组词】:游记。日记。大事记。(4) 符号,标识(zhì)。【组词】:印记。标记。记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组词】:奏记。笺记。(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组词】:胎记。(7) 量词,指打一下。【例句】:给他一记耳光。

基本含义

在文书或著作的末尾附加的说明、补充内容。

附记的意思

附记 [fù jì]

1. 附带记述。亦指在正文外附带的记述。

附记 引证解释

⒈ 附带记述。亦指在正文外附带的记述。

邹韬奋 《萍踪寄语》四五:“这次再到 巴黎,补看了好几个地方,现在撮述一二附记在这里。”
巴金 《灌输和宣传(探索五)》:“我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自己的作品书前写序,写小引、写前记,书后写后记、写附记、写跋。”


国语词典

附记 [fù jì]

⒈ 正文末附加说明文字。

如:「请记得在提案后面附记详细资料。」


附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削剔释义:删除。 清 龚自珍《<阐告子>附记》:“予年二十七,著此篇。越十五年,年四十二矣,始读 天台宗 书,喜少作之闇合乎道,乃削剔芜蔓存之。”
    • 2.
      手藳释义:亦作“手稿”。 作者手写的原稿。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三:“予旧从 司马氏 得 文正公 熙寧 年辞枢筦出帅 长安 日手藳密疏。”宋 周密《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余尝见当时手藳,揩摩抉剔,如洗玉浣锦。”明 郎瑛《七修续稿·事物·香台百咏》:“予得公之手稿,每读每叹其学博才敏,近时少其人也。”李星华《<俄罗斯文学与革命>附记》:“《俄罗斯文学与革命》是十年以前发现的 李大钊 同志的一篇遗作,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他的唯一的一篇手稿。”
    • 3.
      玄文释义:⒈黑色的花纹。《楚辞·九章·怀沙》:“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姜亮夫 校注:“玄文,黑文也。”⒉指 汉 扬雄 的著作《太玄》。汉 扬雄《法言·问神》:“育而不苗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唐 陆龟蒙《纪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⒊泛指可以传世的著作。清 孙枝蔚《慰雷伯吁丧幼子》诗:“玄文当付谁,无儿诚足伤。”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序》附记:“门人好学,预我玄文。”⒋朝廷的诏令,或圣旨。南朝 梁 江淹《萧拜太尉扬州牧表》:“玄文既降,雕牒增辉。”⒌犹天文,天象。《法苑珠林》卷
    • 4.
      精鍊释义:⒈精于修炼。汉 袁康《越绝书·计倪传》:“愿君王公选於众,精鍊左右,非君子至诚之士,无与家居,使邪僻之气,无渐以生。”唐 皎然《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诗:“隳形捨簪紱,烹玉思精鍊。”⒉精采简练。明 高启《匡山樵歌引》:“余读其诗,见其词语精鍊,音调谐畅,有 唐 人之风。”《唐人小说·李娃传》汪辟疆 附记:“然 行简 辞赋精鍊,文辞亚於 居易。”⒊见“精练”。
    • 5.
      销附释义:注销并加附记。
    • 6.
      附过释义:在官吏名簿上附记官吏的过失。

附记(f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附记是什么意思 附记读音 怎么读 附记,拼音是fù jì,附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附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