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认 [zhāo rèn]
1. 招承供认。
例除了主犯,没有一个不招认的。
英[confess one’s crime;]
招认 引证解释
⒈ 承认犯罪事实。
引元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且如人家失物,疑此人为盗,不肯招认,遂以锅煎油极热,令此人伸手于其中。”
《警世通言·齐彦杰一妾破家》:“高氏 抵赖不过,从头招认了。”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我劝你们早迟总得招认,免得饶上许多刑具的苦楚。”
阮章竞 《漳河水·圈套》:“玉枝、金带 都招认:你和你男人是主谋。”
国语词典
招认 [zhāo rèn]
⒈ 承认罪状。也作「招承」。
引《警世通言·卷三三·乔彦杰一妾破家》:「高氏抵赖不过,从头招认了。」
《老残游记·第一六回》:「我劝你们早迟总得招认,免得饶上许多刑具的苦楚。」
招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打自招释义:旧指没有用刑就招认了自己的罪行。现比喻无意中说出自己干的坏事或泄露了自己不好的想法。
- 2.
反异释义:⒈反常奇异。 指不符当时经师正统的学说。⒉谓已招认,而又翻供。
- 3.
屈打成招释义:清白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
- 4.
屈招释义:在拷打威胁下,受屈招认。
- 5.
市口释义:⒈市镇或市集的出入处,亦泛指人较多的街头。《东观汉记·王霸传》:“上令 霸 至市口募人,将以击 郎。”《水浒传》第五四回:“过卖道:‘我店里只卖酒肉,没有素点心,市口人家有枣糕卖。’李逵 ……径投市镇上来,买了一包枣糕。”《西游记》第九回:“长老与三人缓步长街,又惹得那市口里人,都惊惊恐恐,猜猜疑疑的,围绕争看他们相貌。”《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林之孝 回道:‘如今衙门里把尸首放在市口儿招认去了。’”⒉市面。指销路。老圃《大后方的农民生活》:“春节前,肉的市口特别疲。”
- 6.
承引释义:招认罪行。
- 7.
招伏释义:⒈招认。⒉亦作“招服”。犹招降。
- 8.
招款释义:罪犯招认的事项。
- 9.
招称释义:招认,招供。
- 10.
招说释义:招认。
- 11.
款伏释义:⒈亦作“款服”。亦作“欵服”。诚心归附。《魏书·神元帝纪》:“始祖召杀之,尽并其众,诸部大人,悉皆欵服。”《旧唐书·任瓌传》:“瓌 在 冯翊 积年,人情諳练,愿为一介之使,衔命之关,同州 已东,必当款伏。”宋 陆游《上殿札子》:“范仲淹 气压 灵夏,故西讨而 元昊 款伏。”⒉服罪;招认。《南史·范晔传》:“徐湛之 上表告状,於是悉出檄书选事及同恶人名手迹,詔收 综 等,并皆款服,唯 曄 不首。”《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 来俊臣 ﹞起谓 兴 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 惶
- 12.
状招释义:具状招认。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係某府某州某县某都图,籍贯,状招;某年月日不合与某云云。”
- 13.
苦打成招释义:严刑拷打,迫使无罪的人冤枉招认。
- 14.
认供释义:招认,供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