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无及 无及的意思

无及

简体无及
繁体無及
拼音wú jí
注音ㄨˊ ㄐ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 mó,(1) 没有,与“有”相对;不。【组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jí,(1) 从后头跟上。【组词】:来得及。赶不及。(2) 达到。【组词】: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3) 趁着,乘。【组词】:及时。及早。及锋而试。(4) 连词,和,跟。【例句】: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基本含义

没有能够比得上或超过的

无及的意思

无及 [wú jí]

1. 没时间,来不及。

悔恨无及。

[it’s too late (to do);]

无及 引证解释

⒈ 没有赶到。

《左传·宣公十二年》:“无及於 郑 而勦民,焉用之? 楚 归而动,不后。”

⒉ 来不及。

《左传·哀公六年》:“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帝虽悔悟自克,而殁身之恨,已无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老板今天来访我,然已无及,因为我的箭已射出了。”


无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药释义:⒈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⒉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及矣。”清 赵翼《簷曝杂记·三七、鸡血藤》:“有草名‘三七’,三椏,七叶,其根如萝葡,为治血之上药。”
    • 2.
      厌降释义:古丧礼,母亡,子服三年丧;父在母亡,则减一年,称厌降。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礼屈於厌降,事迫於权夺。”《隋书·高祖纪下》:“但家无二尊,母为厌降,是以父存丧母,还服於期者,服之正也。”清 方苞《书考定仪礼丧服后》:“盖丧服之有厌降见於 子思、孟子 之书,惟尊同不降,则 秦、周 以前载籍更无及此者。”
    • 3.
      及溺呼船释义:比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 4.
      反水不收释义: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 5.
      嗟悔释义:叹息悔恨:嗟悔无及。
    • 6.
      国香释义:⒈极言其香。谓其香甲于一国,故云。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品行。《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唐 冯贽《云仙杂记·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莲 者,国香无及,每出,则蜂蝶相随慕其香。”唐 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 荀令 去,楼月 庾公 来。”参见“令君香”。⒉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唐 宋之问《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广群芳谱·花谱二三·兰蕙》引 宋 黄庭坚《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宋 苏轼《再
    • 7.
      小郎释义:称丈夫之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平子 年十四五,见 王夷甫 妻 郭氏 贪欲,令婢路上儋粪。平子 諫之,并言不可。郭 大怒,谓 平子 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宋书·谢景仁传》:“﹝ 景仁 弟 述 乘小船,寻兄 纯 丧舫。纯 妻﹞ 庾 遣人谓 述 曰:‘丧舫存没,已应有在。风波如此,岂可小船所冒,小郎去必无及,寧可存亡俱尽邪?’”《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二年》:“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嫂谓叔曰小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 8.
      征行释义:⒈远行,旅行。 《国语·晋语四》:“夙夜征行,不遑启处,犹惧无及。”宋 苏轼《张寺丞益斋》诗:“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宋 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⒉从军出征。《三国志·魏志·曹真传》:“真 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晋书·刘弘传》:“﹝ 刘弘 ﹞乃以 侃 为前锋督护,委以讨 敏 之任。侃 遣子及兄子为质,弘 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唐 杜甫《清明》诗:“马援 征行在眼前,葛强 亲近同心事。”⒊谓从正道前行。汉 蔡邕《伤故栗赋》:“树遐
    • 9.
      恒事释义:⒈通常的事。 《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夏,公如 齐 逆女。亲迎,恆事也。”唐 刘知几《史通·惑经》:“此则 春秋 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説。斯盖当时之恆事,习俗所常行。”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凡为具十八种,亦无及士人者,不知何年,始加之縉绅,后遂为恆事,士气消折尽矣。”⒉日常用品。《梁书·明山宾传》:“昭明太子 闻筑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拥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屡空。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
    • 10.
      无及释义:来不及:后悔无及。
    • 11.
      晋竖释义:《左传。成公十年》:“晋侯 梦大厉……公疾病,求医于 秦。秦伯 使医 缓 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以“晋竖”称病魔。唐 张说《拨川郡王碑》:“积战多疮,累劳生疹,恩命尚药,驰往诊之,晋竖以深,秦 医无及。”前蜀 韦庄《卧重疾有题》诗:“胸中疑晋竖,耳下鬭 殷 牛。”参见“二竖”。
    • 12.
      沙屠释义:沙门,浮屠。明 沉德符《野获编·释道·番僧赐印》:“歷朝虽有横赐,无及沙屠者,惟 正统 八年番僧 庥察失吉,陕西 广善寺 修行,特赐敕諭并賚图书。”
    • 13.
      祷辞释义:祷文。汉 王充《论衡·感虚》:“传书言 汤 遭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自责以六过,天乃雨。或言五年。祷辞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 14.
      笭床释义:即楄柎。古时棺中垫尸的木板。《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若以羣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殁,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晋 杜预 注:“楄柎,棺中笭牀也。”参见“楄柎”。
    • 15.
      笭牀释义:即楄柎。 古时棺中垫尸的木板。《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若以羣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殁,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晋 杜预 注:“楄柎,棺中笭牀也。”参见“楄柎”。
    • 16.
      胶柱释义: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三国 魏 邯郸淳《笑林》:“齐 人就 赵 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唐 李绅《拜三川守》诗:“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明 张居正《答蓟镇巡抚刘百川书》:“蓟 永 事势,与他镇不同,若俟贼已见形,而后调兵支粮,则无及矣。事有权宜,不宜胶柱,惟公裁之。”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輟耕投笔日,胶柱刻舟嗤。”参见“胶柱鼓瑟”。
    • 17.
      自约释义:自己约束自己。《国语·吴语》:“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其所恶,身自约也。”《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闋亡储。”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二》:“往者 孝文 劳谦自约,行过乎俭,故有遗詔以日易月,此谓 夷 惠 激俗,适身而已。”唐 李朝威《柳毅传》:“僕始见君于 长涇 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寃,餘无及也。”
    • 18.
      趋影释义:传说中骏马名。 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上:“侍从奔骤无及者,上以为超光、趋影之匹也。”自注:“王子年《拾遗记》:周穆王 有八骏,号超光、趋影……。”
    • 19.
      躁妄释义:急躁轻率。宋 洪迈《容斋三笔·郎官员数》:“浅浮躁妄,为胥辈所轻,有如 李庄 者。”明 唐顺之《与曹子泰评事》:“若无此事而先言之,则为躁妄;若有此事而后言,则又无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念汝言行无玷,姑贷汝,后勿如是躁妄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演説聚会之不已,其中或有躁妄之夫,为踰分之举,而即可为彼族之口实。”
    • 20.
      违隔释义:阻隔;隔绝。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生夜梦女来,曰:‘下顾者果君耶?年貌舛异,覿面遂致违隔。妾已忧愤死,烦向土地祠速招我魂,可得活,迟则无及也。’”

无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药释义:⒈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⒉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及矣。”清 赵翼《簷曝杂记·三七、鸡血藤》:“有草名‘三七’,三椏,七叶,其根如萝葡,为治血之上药。”
    • 2.
      厌降释义:古丧礼,母亡,子服三年丧;父在母亡,则减一年,称厌降。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礼屈於厌降,事迫於权夺。”《隋书·高祖纪下》:“但家无二尊,母为厌降,是以父存丧母,还服於期者,服之正也。”清 方苞《书考定仪礼丧服后》:“盖丧服之有厌降见於 子思、孟子 之书,惟尊同不降,则 秦、周 以前载籍更无及此者。”
    • 3.
      及溺呼船释义:比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 4.
      反水不收释义: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 5.
      嗟悔释义:叹息悔恨:嗟悔无及。
    • 6.
      国香释义:⒈极言其香。谓其香甲于一国,故云。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品行。《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唐 冯贽《云仙杂记·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莲 者,国香无及,每出,则蜂蝶相随慕其香。”唐 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 荀令 去,楼月 庾公 来。”参见“令君香”。⒉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唐 宋之问《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广群芳谱·花谱二三·兰蕙》引 宋 黄庭坚《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宋 苏轼《再
    • 7.
      小郎释义:称丈夫之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平子 年十四五,见 王夷甫 妻 郭氏 贪欲,令婢路上儋粪。平子 諫之,并言不可。郭 大怒,谓 平子 曰:‘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宋书·谢景仁传》:“﹝ 景仁 弟 述 乘小船,寻兄 纯 丧舫。纯 妻﹞ 庾 遣人谓 述 曰:‘丧舫存没,已应有在。风波如此,岂可小船所冒,小郎去必无及,寧可存亡俱尽邪?’”《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二年》:“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观戏乎!”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嫂谓叔曰小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 8.
      征行释义:⒈远行,旅行。 《国语·晋语四》:“夙夜征行,不遑启处,犹惧无及。”宋 苏轼《张寺丞益斋》诗:“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宋 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⒉从军出征。《三国志·魏志·曹真传》:“真 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晋书·刘弘传》:“﹝ 刘弘 ﹞乃以 侃 为前锋督护,委以讨 敏 之任。侃 遣子及兄子为质,弘 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唐 杜甫《清明》诗:“马援 征行在眼前,葛强 亲近同心事。”⒊谓从正道前行。汉 蔡邕《伤故栗赋》:“树遐
    • 9.
      恒事释义:⒈通常的事。 《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夏,公如 齐 逆女。亲迎,恆事也。”唐 刘知几《史通·惑经》:“此则 春秋 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説。斯盖当时之恆事,习俗所常行。”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凡为具十八种,亦无及士人者,不知何年,始加之縉绅,后遂为恆事,士气消折尽矣。”⒉日常用品。《梁书·明山宾传》:“昭明太子 闻筑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拥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屡空。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
    • 10.
      无及释义:来不及:后悔无及。
    • 11.
      晋竖释义:《左传。成公十年》:“晋侯 梦大厉……公疾病,求医于 秦。秦伯 使医 缓 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以“晋竖”称病魔。唐 张说《拨川郡王碑》:“积战多疮,累劳生疹,恩命尚药,驰往诊之,晋竖以深,秦 医无及。”前蜀 韦庄《卧重疾有题》诗:“胸中疑晋竖,耳下鬭 殷 牛。”参见“二竖”。
    • 12.
      沙屠释义:沙门,浮屠。明 沉德符《野获编·释道·番僧赐印》:“歷朝虽有横赐,无及沙屠者,惟 正统 八年番僧 庥察失吉,陕西 广善寺 修行,特赐敕諭并賚图书。”
    • 13.
      祷辞释义:祷文。汉 王充《论衡·感虚》:“传书言 汤 遭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自责以六过,天乃雨。或言五年。祷辞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 14.
      笭床释义:即楄柎。古时棺中垫尸的木板。《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若以羣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殁,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晋 杜预 注:“楄柎,棺中笭牀也。”参见“楄柎”。
    • 15.
      笭牀释义:即楄柎。 古时棺中垫尸的木板。《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若以羣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殁,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晋 杜预 注:“楄柎,棺中笭牀也。”参见“楄柎”。
    • 16.
      胶柱释义: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三国 魏 邯郸淳《笑林》:“齐 人就 赵 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唐 李绅《拜三川守》诗:“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明 张居正《答蓟镇巡抚刘百川书》:“蓟 永 事势,与他镇不同,若俟贼已见形,而后调兵支粮,则无及矣。事有权宜,不宜胶柱,惟公裁之。”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輟耕投笔日,胶柱刻舟嗤。”参见“胶柱鼓瑟”。
    • 17.
      自约释义:自己约束自己。《国语·吴语》:“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其所恶,身自约也。”《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闋亡储。”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二》:“往者 孝文 劳谦自约,行过乎俭,故有遗詔以日易月,此谓 夷 惠 激俗,适身而已。”唐 李朝威《柳毅传》:“僕始见君于 长涇 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寃,餘无及也。”
    • 18.
      趋影释义:传说中骏马名。 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上:“侍从奔骤无及者,上以为超光、趋影之匹也。”自注:“王子年《拾遗记》:周穆王 有八骏,号超光、趋影……。”
    • 19.
      躁妄释义:急躁轻率。宋 洪迈《容斋三笔·郎官员数》:“浅浮躁妄,为胥辈所轻,有如 李庄 者。”明 唐顺之《与曹子泰评事》:“若无此事而先言之,则为躁妄;若有此事而后言,则又无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念汝言行无玷,姑贷汝,后勿如是躁妄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演説聚会之不已,其中或有躁妄之夫,为踰分之举,而即可为彼族之口实。”
    • 20.
      违隔释义:阻隔;隔绝。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生夜梦女来,曰:‘下顾者果君耶?年貌舛异,覿面遂致违隔。妾已忧愤死,烦向土地祠速招我魂,可得活,迟则无及也。’”

无及造句

1.她一时疏忽造成了严重的事故,现在后悔无及了。

2.要动员一切力量为争取抗战胜利而奋斗,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

3.家庭因他的赌博而散了,他真是悔之无及呀!

4.你再不悬崖勒马,那就后悔无及了。

5.父亲的死让他悔之无及

6.莫让年华付水流,否则,将嗟悔无及

7.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

8.有了错误而坚持不改,就会在错误的泥坑中越陷越深,那时可就悔之无及了。

无及(w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无及是什么意思 无及读音 怎么读 无及,拼音是wú jí,无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无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