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昏蒙 昏蒙的意思
hūnmēng

昏蒙

简体昏蒙
繁体
拼音hūn mēng
注音ㄏㄨㄣ ㄇ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ūn,(1) 天刚黑的时候。【组词】: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2) 暗而无光。【组词】:昏暗。昏黑。(3) 惑乱。【组词】:昏愦。昏聩。昏庸。(4)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组词】: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5) 古同“婚”,婚姻。

méng mēng měng,(1) 没有知识,愚昧。【组词】:启蒙。发蒙。蒙昧。(2) 遮盖起来。【组词】:蒙罩。蒙子。蒙蔽。(3) 受。【组词】:承蒙。蒙难。蒙尘。蒙垢。(4) 形容雨点细小。【组词】:蒙蒙细雨。(5) 姓。(6) 同“艨”。 ◎ 〔蒙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基本含义

昏暗模糊,不清楚明白。

昏蒙的意思

昏蒙 [hūn mēng]

1. 愚昧;糊涂。

[muddle headed;]

昏蒙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昏瞢”。亦作“昏矇”。 昏暗;阴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云月昏蒙,不甚可辨。”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火》:“动则煨山岳而烬原野,静则烛幽暗而破昏蒙。”
管桦 《第一课》:“在遮掩着野花的小河上……有昏蒙的尘雾在颤动。”

⒉ 指东西看上去模糊,不明亮。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三:“镶嵌在通往园子的门牖上的红绿玻璃,也业已破损而昏蒙。”

⒊ 愚昧;糊涂。

唐 韩愈 《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若果解倾人城倾人国, 武帝 虽甚昏蒙,其敢求之也?”
明 刘基 《题群龙图》诗:“吹之呼龙出石谼,使我一见开昏瞢。”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共学适道,既洗於昏矇;博文约礼,詎穷於钻仰也。”
郭沫若 《塔·万引》:“松野 听着他女人的这一席话……他昏蒙的脑筋顿时清醒了起来。”

⒋ 指眼光昏花,蒙矓。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壮怀益磊磈,陋目开昏蒙。”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一对昏蒙无神的眼睛,时常流着泪水。”

⒌ 昏濛:昏暗。参见“昏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夜色昏濛,惟有满江星点而已。”
艾芜 《欧洲的风》:“赶着马驮子不息地向前走,走,在这夜色昏濛的山中,在这崎岖无路的坡上。”


昏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傋霿释义:愚昧昏蒙。《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公 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又食其角’。刘向 以为近青祥,亦牛旤也,不敬而傋霿之所致也。”
    • 2.
      昏朦释义:⒈昏蒙,昏暗。 ⒉形容神志恍惚的样子。
    • 3.
      昏瞢释义:见“昏蒙”。
    • 4.
      沈昏释义:⒈亦作“沉昏”。昏蒙。指头脑糊涂的人。⒉指幽冥。
    • 5.
      玉粒释义:⒈指米、粟。南朝 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发私藏之铜鳧,散垣下之玉粒……受惠之家、飡恩之士咸谓 櫟阳 之金自空而坠,南阳 之粟自野而生。”唐 杜甫《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慳。”宋 苏轼《清远舟中寄耘老》诗:“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空。”清 吴伟业《题二禽图》诗:“却笑雪衣贪玉粒,羽毛憔悴闭雕笼。”⒉犹玉散。指仙药。南朝 陈 徐陵《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玉粒虽软,金膏未鎔,方流道业,济彼昏蒙。”
    • 6.
      起发释义:⒈犹启发。《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高可敷翫坟典,起发圣意,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三国 魏 曹操《请增封荀彧表》:“起发臣心,革易愚虑。”宋 王禹偁《为宰臣谢新雕三史表》:“欲俾详观理乱,起发昏蒙。”朱季海《<楚辞解故>序》:“近世学者,无替旧闻,转相起发,然遗逸多有。”⒉出发。《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晋王 犒设军马了,统大军起发。”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靖康 二年,浙西路 勤王兵,共六千七百五十四人,以二月七日起发,东都 之陷已累月矣。”《水浒传》第五八回:“梁山 人马分作五军起发
    • 7.
      霿雺释义:昏蒙貌。

昏蒙(hunm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昏蒙是什么意思 昏蒙读音 怎么读 昏蒙,拼音是hūn mēng,昏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昏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