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君上 君上的意思
jūnshàng

君上

简体君上
繁体
拼音jūn shàng
注音ㄐㄨㄣ ㄕ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n,(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组词】: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2) 古代的封号。【组词】: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3) 对对方的尊称。【组词】:张君。诸君。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基本含义

指皇帝或君主

君上的意思

君上 [jūn shàng]

1. 君主。

[monarch;]

君上 引证解释

⒈ 即君主。参见“君主”。

《荀子·不苟》:“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出媚君上,入欺父兄,矫厉才智,竞逐纵横。”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卤簿》:“人臣仪卫,亦得同于君上,则卤簿之名,不容别有他义也。”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主上要你等三十天,你能够逼迫君上吗?”


君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伦释义:指君上、有司、近臣,各自的表率作用。
    • 2.
      上嫚下暴释义:指君上骄慢,下民强暴。同“上慢下暴”。
    • 3.
      上慢下暴释义:指君上骄慢,下民强暴。
    • 4.
      上意释义:君上的心意、意旨。
    • 5.
      上旨释义:亦作“上指”。 君上的意旨。
    • 6.
      上道释义:⒈君上之道。 《易·节》:“六四:安节,亨。《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高亨 注:“六四为阴爻,为柔;九五为阳爻,为刚。六四居九五之下,是为柔从刚。象臣民遵从君上之道。”⒉玄妙之道。马王堆 汉 墓帛书《道原》:“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测)也。”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卷四:“遂开上道,允得妙门。”《云笈七籤》卷九:“此三洞经符,上道之纲纪,太虚之玄宗,上真之首经矣,岂中仙之所闻哉。”⒊指太阳近北极的轨道。《隋书·礼仪志一》:“自 开皇 以来,日近北极,行於上道,晷度延长。”明 叶子奇《草木子
    • 7.
      下驷释义:⒈劣等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 曰:‘今以君之下駟与彼上駟,取君上駟与彼中駟,取君中駟与彼下駟。’既驰三辈毕,而 田忌 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宋书·颜俊传》:“议者不过言互市之利在得马,今弃此所重,得彼下駟,千匹以上,尚不足言,况所得之数,裁不十百邪。”唐 薛用弱《集异记·裴珙》:“仲夏自 郑 西归,及端午以覲亲焉。下駟蹇劣,日势已晚,方至石桥。”⒉比喻物之粗劣者,犹言下品或下等。宋 李纲《荔支后赋》:“汉 贡 南海,唐 驛 西川,皆荔支之下駟,乃并驾于中原,当时所见,得其粗焉。”清 陈
    • 8.
      主长释义:君上。
    • 9.
      交争释义:⒈交相谏诤。 《吕氏春秋·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証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⒉互相争论。《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 齐 危矣。”⒊互相争战。《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彊国,非 秦 而 楚,非 楚 而 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清 杭世骏《质疑》卷下:“迨至 楚 汉 交争,又不闻定制胜之策、建安民之略,唯区区以杀 沛公 为事。”⒋犹纷
    • 10.
      从服释义:⒈为姻亲或君上的亲属服丧。 ⒉归附;顺服。⒊遵从。
    • 11.
      侍言释义:⒈谓侍从君上,适时进言。⒉传达太子言语的官员。
    • 12.
      僭逼释义:⒈亦作“僭逼”。 越分胁迫君上。《后汉书·何敞传》:“宪 秉三军之重,篤、景 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偪,诛戮无罪,肆心自快。”宋 司马光《重微》:“不惜名器,导僭逼之源;假借威福,授陵夺之柄。”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颁行女训》:“近年重刊 吕氏《闺范》,翊坤宫 郑妃 作序,拟其书 仁孝后 之《女诫》、章圣后 之《女训》,説者遂有僭偪之疑,致启大狱,貽祸迄今未解。”⒉见“僭偪”。
    • 13.
      分威释义:⒈施威慑敌。 ⒉侵分君上权威。
    • 14.
      劘上释义:规劝君上。 谓直言诤谏。《汉书·贾邹枚路传赞》:“贾山 自下劘上,邹阳、枚乘 游於危国,然卒免刑戮者,以其言正也。”宋 岳珂《桯史·郑少融迁除》:“既而 少融 益舋舋论事,敢於劘上,上亦欣然纳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光 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
    • 15.
      协私罔上释义: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 16.
      即命释义:⒈顺从正理;遵从王命。 《易·讼》:“九四:不克讼,復即命渝。”朱熹 本义:“即,就也。命,正理也。”高亨 注:“爻辞言:人不胜诉,则返而从君上之命令告諭。”唐 柳宗元《平淮夷雅·方城》:“愬 拜即命,于皇之训。”⒉即世,死亡。《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并建圣哲……众隶赖之,而后即命。”杨伯峻 注:“命谓天命,天命已终,而往就之。犹 成 十三年《传》之‘即世’、前文之‘违世’,皆死之异称。”⒊受天命。谓即天子位。汉 蔡邕《光武济阳宫碑》:“戮力戎功,翼戴 更始,义不即命,帝位闕焉。”
    • 17.
      后车释义:⒈副车,侍从所乘的车。《诗·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郑玄 笺:“后车,倅车也。”陆德明 释文:“倅,七对反,副车。”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託乘於后车。”清 顾炎武《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诗:“穷愁那得一篇书?幸有心期託后车。”⒉后继之车。《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夫 三代 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后因以为鉴诫之义。唐 张继《读峄山碑》诗:“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宋 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
    • 18.
      命在朝夕释义:亦作“命在旦夕”。形容生命危殆。《汉书·两龚传》:“勝 對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隨使君上道,必死道路。’”《四游记·铁拐大怒洞宾》:“今排七十二座天門陣於 九龍谷,宋 兵不能得破,六郎 命在旦夕。”
    • 19.
      哀慕释义:谓因父母、君上之死而哀伤思慕。
    • 20.
      奏审释义:奏请君上审定。《宋史·职官志一》:“绍圣 五年,詔臣僚上殿札子,中书省进呈取旨;其承受传宣、内降,非有司所可行者,申中书省或枢密院奏审。”宋 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是夕之事,弥远(礼部侍郎 史弥远)称有密旨。钱参政(钱象祖)欲奏审,史 下许曰:‘事留,恐泄。’遂行之。”

君上(jun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君上是什么意思 君上读音 怎么读 君上,拼音是jūn shàng,君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君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