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蠲除 蠲除的意思
juānchú

蠲除

简体蠲除
繁体
拼音juān chú
注音ㄐㄩㄢ ㄔ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uān,(1) 除去,免除。【组词】:蠲除。蠲免。(2) 显示,昭明。【例句】:“惠公蠲其大德”。(3) 古同“涓”,清洁。(4) 古代称一种多足虫。

chú,(1) 去掉。【组词】: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2) 改变,变换。【例句】: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3) 不计算在内。【组词】:除非。除外。(4)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组词】:除法。(5) 台阶。【组词】:阶除。庭除。(6) 任命官职。【例句】:除拜(授官)。除授。除书(授官的诏令)。

基本含义

指清除、消除或除去。

蠲除的意思

蠲除 [juān chú]

1. 废除;免除。

蠲除肉刑。——《史记·太史公自序》

[relieve; avoid;]

蠲除 引证解释

⒈ 废除;免除。

《史记·太史公自序》:“汉 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 太宗。”
《世说新语·政事》“贾充 初定律令”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充 有才识,明达治体,加善刑法,由此与散骑常侍 裴楷 共定科令,蠲除密网,以为 晋 律。”
《南史·齐纪上·武帝》:“吴兴、义兴 遭水县,蠲除租调。”
《花月痕》第十四回:“謖如 要送酒安席, 荷生 道:‘方説甚么套,都已蠲除,你又来犯令了。’”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⒉ 清除。

《史记·李斯列传》:“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我侍 张皇后 十二年,每伺后将入厕,为之洒扫,为之揭裙捧匜,蠲除粪溺。”


国语词典

蠲除 [juān chú]

⒈ 免除。

《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
唐·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妖灾,瑞庆大来。」


蠲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孰释义:亦作“中熟”。中等的年成。《汉书·食货志上》:“故大孰则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则糴二,下孰则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宋 陆游《书喜》诗:“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清 杨芳灿《沙鹻田》诗:“上熟亩盈石,中熟六斗强。”
    • 2.
      先年释义:往年;从前。明 张居正《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其先年拖欠带征者,除金花银遵詔书仍旧带征外……悉与蠲除,以甦民困。”明 屠隆《綵毫记·乘醉骑驴》:“先年因景慕仙才,曾作长歌以姓名自通,未蒙见答。”郭沫若《断断集·旋乾转坤论》:“我们 中国 的女子教育在先年是闹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地步的。”
    • 3.
      剗革释义:革除。《后汉书·左雄传》:“宗周 既灭,六国并 秦,阬儒泯典,剗革五等,更立郡县。”《旧唐书·王璵传》:“人吏百姓等,知陛下以从善为心,嫉恶为务,蠲除不急,剗革烦苛,皆喧呼於庭,抃跃於路。”唐 白居易《议盐法之弊》:“今若剗革弊法,沙汰奸商;使下无侥倖之人,上得析毫之计,斯又去弊兴利之一端也。”宋 苏舜钦《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王公行状》:“是时上方登用俊良,剗革夙弊,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 4.
      大忌释义:⒈古代称先王、先后的忌辰。汉 贾谊《新书·傅职》:“不知日月之不时节、不知先王之讳与国之大忌……凡此其属,太史之任也。”《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太祖皇帝 六月二日大忌,朕闻 姬周 以还,并用通丧之礼。”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太祖 开国,虽追赠 僖祖 以下四庙,然惟 宣祖、昭宪皇后 为大忌,前一日不坐。”⒉国家的禁令。汉 蔡邕《文范先生陈仲弓铭》:“乃离密网,以就禁錮,潜復不式,十有八年。大忌蠲除,举贤良方正,大将军、司徒并辟。”⒊重要的禁忌。《后汉书·隗嚣传》:“﹝ 莽 ﹞冥昧触冒,不顾
    • 5.
      密网释义:汉 桓宽《盐铁论·刑德》:“昔 秦 法繁於秋荼,而网密於凝脂。”后因以“密网”比喻繁苛的法令。《世说新语·政事》“贾充 初定律令”刘孝标 注引《晋诸公赞》:“充 有才识,明达治体,加善刑法,由此与散骑常侍 裴楷 共定科令,蠲除密网,以为《晋律》。”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伤秋荼之密网,惻夏日之严威。”《晋书·刘颂传》:“下吏纵姦,惧所司之不举,则谨密网以罗微罪。”
    • 6.
      小苏释义:⒈稍获苏息。宋 陆游《书喜》诗:“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⒉称 宋 苏辙。宋 苏洵 与其子 苏轼、苏辙 并有文名,世称 洵 为 老苏,轼 为 大苏,辙 为 小苏。明 袁宏道《由天池逾含嶓岭至三峡涧记》:“当余初趋 江州 时,謫仙 之飞瀑,小苏 之三峡涧,已奔注吾胸,如与阔友期将至。”郁达夫《寄曼陀、养吾市师》诗:“却缘家有 元方 在,赢得人间説 小苏。”
    • 7.
      弓旌释义:⒈弓和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后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古文苑·邯郸淳<后汉鸿胪陈君碑>》:“初平 之元,禁罔蠲除,四府并辞,弓旌交至。”章樵 注:“弓旌,所以招聘贤者。”唐 窦常《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诗:“寄谢金门侣,弓旌误见招。”⒉借指延聘。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崔安潜 侍郎廉问 江西,鄴 适飘蓬 湘 浦 间,崔
    • 8.
      条奏释义:逐条上奏。 《汉书·元帝纪》:“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条奏,毋有所讳。”《后汉书·侯霸传》:“霸 明习故事,收録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载垣端华肃顺各款》:“御史 董元醇 条奏事件,特召见 载垣 等面諭照行。”《清史稿·高宗纪一》:“准本年新进士条奏地方利弊。”
    • 9.
      洗毕释义:犹完成。《宋书·后废帝纪》:“夏四月,遣尚书郎到诸州检括民户,穷老尤贫者,蠲除课调……貲财足以充限者,督令洗毕。”《南史·徐勉传》:“又列副秘阁及《五经》典书各一通,缮写校定,以 普通 五年二月始获洗毕。”
    • 10.
      涵濡释义:滋润;沉浸。唐 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祅灾,瑞庆大来,凶徒逆儔,涵濡天休。”宋 苏辙《墨竹赋》:“今夫受命於天,赋形於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明 归有光《策问一》:“两 浙 天下重藩,涵濡至治,生民乐业,盖二百年於兹矣。”叶圣陶《隔膜·萌芽》:“他也涵濡在欢迎的诚意里。”
    • 11.
      破矩为圜释义:破矩为圜出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圜,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 12.
      简惠释义:谓施政宽大仁惠。南朝 宋武帝《江陵平加领南蛮校尉下书》:“每永怀民瘼,宵分忘寝,诚宜蠲除苛政,弘兹简惠。”《南史·羊欣传》:“在郡四年,简惠著称。”《北史·魏玄传》:“迁 熊州 刺史,政存简惠,百姓悦之。”
    • 13.
      繁苛释义:繁重而苛刻。 亦指繁苛的政令赋役。《北史·宇文神庆传》:“天元 质无积德,其相貌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色,以吾观之,殆将不久。”《明史·忠义传七·金毓峒》:“又请涣发德音,自十五年始,蠲除繁苛,与海内更新。”清 顾炎武《复迟明府书》:“燠休疾苦,起积困於期月之间,蠲省繁苛,出大力於艰难之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一节:“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被繁苛的摊派困扰,全国许多城镇接连掀起抗捐罢市的斗争。”
    • 14.
      荒俭释义:犹荒歉。 《晋书·孝武帝纪》:“以比年荒俭,大赦,自 太元 三年以前逋租宿债皆蠲除之。”《南史·崔元祖传》:“而 徐、兗、豫、司 诸州又各私断穀米,不听出境,自是 江 北荒俭,有流亡之弊。”
    • 15.
      蠲除释义:免除:蠲除旧例。
    • 16.
      行来释义:⒈往来;出入。语出《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莫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后汉书·方术传下·计子勋》:“计子勋 者,不知何郡县人,皆谓数百岁,行来於人间。”《新唐书·裴度传》:“度 视事,下令唯盗贼、鬭死抵法,餘一蠲除。行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六年》:“宇文 举国贱之(慕容翰),不復省録,以故得行来自遂,山川形便,皆默记之。”胡三省 注:“行来,犹言往来也。”⒉走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却説 安公子 一行人,别了 十三妹 迤邐行来。”
    • 17.
      铺舍释义:铺屋。 明 唐顺之《裕州均田碑记》:“陂池、林麓、廨宇、铺舍、廛市之税,例蠲除。”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铺舍、桥梁、津渡几处。”参见“铺屋”。

蠲除(juanc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蠲除是什么意思 蠲除读音 怎么读 蠲除,拼音是juān chú,蠲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蠲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