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平 [shí píng]
1. 时世承平。
时平 引证解释
⒈ 时世承平。
引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尘清世晏,仓兕无用其武功;运謐时平,鵷鷺咸修其文德。”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郡宴和韵》词:“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康有为 《过昌平城》诗:“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军都吊鬼雄。”
时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头起释义:民间用语:形容事物在操作过程中的一种平衡状态,抬重物时平均用力,两头起也是锻炼腹肌最好的动作之一。
- 2.
公器释义:⒈官家的器物。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周礼·天官·阍人》:“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⒉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生之蘧庐也。”郭象 注:“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唐 高彦休《唐阙史·崔相国请立太子》:“崇高之名,博施之利,天下之公器也。”此喻名利。《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旧唐书·张九龄传》:“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唐 王维《献始兴公》诗:“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 3.
军都释义:⒈军中战友。唐 韦元甫《木兰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嶇。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 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⒉山名。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境。康有为《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 军都 弔鬼雄。”舒芜 等注:“军都,山名,居庸关 即在其上。”
- 4.
凉篷释义:⒈犹凉棚。⒉指远望时平遮在额前的手掌。⒊搭有凉篷的游船。
- 5.
安怗释义:同“安帖”。《南齐书·倖臣传·刘系宗》:“此段有征无战,以时平荡,百姓安怗,甚快也。”《景德传灯录·法融禅师》:“折中消息间,实亦难安怗。”
- 6.
宦橐释义:犹宦囊。指因做官而得到的钱财。《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对 白氏 道:‘我先人出仕三十餘年,何尝有此宦橐!我一来家世清白,二来又是儒素。只前次所赠,以足度日,何必又要许多!’”明 沉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就中邑令,尤为人所乐就。盖宦橐之入,可以结交要路,取誉上官。”清 赵翼《拟老杜诸将之作》诗:“时平宦橐穷民力,乱起兵尘费国威。”清 钱泳《履园丛话·报应·孽报》:“不数年太守死,而美人星散,宦橐萧然。”
- 7.
小底释义:⒈内侍;小厮。 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皇城使 刘承规 在 太祖 朝为黄门小底。”《辽史·萧陶苏斡传》:“时 陶苏斡 虽年幼,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⒉旧时平民、差役对官绅和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清 倪鸿《桐阴清话》卷一:“梅花低首开言道:‘小底梅花接老爷。’”参见“小的”。⒊五代、宋 时禁军中少年军士。《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下》:“又诛﹝侍卫都指挥使﹞ 弘肇 弟小底军都虞候 弘朗。”《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三》:“充小底第一军都指挥使。”《事物纪原·军伍名额·小底》引《宋朝会要》:“至道 二年九月,
- 8.
小的释义:⒈旧时平民、差役对官绅自称之词。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大人,小的是 东京 差来的。”《儒林外史》第六回:“那掌舵的道:‘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邓之诚《骨董三记·朱衣道人案》:“据 傅青主 供称:小的名 山,字 青主,原是 太原府 生员。”洪深《赵阎王》第六幕:“老爷别把小的当做凶手,小的没有杀人呀!”⒉用为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之词。巴金《家》十八:“﹝ 高忠 ﹞等主人骂得够了,才慢慢地说:‘小的在街口上等了好久,都不见一条龙灯来。’”⒊旧时对仆从的称呼
- 9.
张敞画眉释义: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 10.
永阳山释义:清朝时平定州盂县的田嵩年,在道光年间曾到中庄访友,游览了永阳山的五祖庙,对永阳山秀丽的景色大加赞美。
- 11.
畜恨释义:积恨。旧题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之三:“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唐 善生《旅中答喻军事问客情》诗:“畜恨霜侵鬢,搜诗病入神。”
- 12.
白袷释义:⒈白色夹衣。 《世说新语·雅量》“顾和 始为 扬州 从事”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语林》:“周侯 饮酒已醉,箸白袷,凭两人来诣丞相。”唐 李商隐《楚泽》诗:“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⒉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清 金农《寄赠于三郎中山居》诗之一:“身离束缚卸犀围,白袷披时少是非。”林学衡《柬樊山》诗:“便著黄冠思入道,可容白袷坐论文。”⒊白色圆领。亦指有白色圆领的外衣。唐 李贺《染丝上春机》诗:“彩线结茸背复迭,白袷玉郎寄 桃叶。”王琦 汇解:“袷有二音,亦有二义。作夹音读者为复衣……作劫音
- 13.
碧鸡释义:亦作“碧鷄”。 传说中的神物。《汉书·郊祀志下》:“或言 益州 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於是遣諫大夫 王褒 使持节而求之。”《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夷》:“青蛉县 禺同山 有碧鷄、金马,光景时时出见。”《文选·左思<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絶景,碧鸡儵忽而曜仪。”吕延济 注:“金马、碧鸡,神物也。”宋 王安石《送文学士倅邛州》诗:“时平无喻檄,不访碧鸡祥。”明 李梦阳《得何子过湖南消息》诗:“马援 留铜柱,王褒 祀碧鸡。”清 姚鼐《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诗:“维藩万里护边黎,拥节三年祀碧鸡。”@
- 14.
青衣小帽释义:旧时平民服装。
- 15.
驾鼓车释义:据《后汉书·循吏传序》载,汉光武帝 刘秀,治民以轻法,修身以俭朴,“建武 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劒,贾兼百金,詔以马驾鼓车,劒赐骑士。”“驾鼓车”本用以称颂 光武帝 不务玩好、崇尚节俭的美德。后用作大材小用之典。唐 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诗:“吾闻驾鼓车,不合用騏驥。”元 陈旅《三马图》诗:“时平不出横门道,愿为君王驾鼓车。”亦省作“驾鼓”。明 陈束《厩马赋》:“伯氏 难遘,虑贾勇以招尤,甘专心而顺畜,虽驾鼓以犹任,况闻香而不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