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言 [zhǐ yán]
1. 犹指陈。
指言 引证解释
⒈ 犹指陈。参见“指陈”。
引唐 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闕,而难於指言者,輒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於上。”
《宋史·哲宗纪二》:“侍从中书舍人以上各举所知二人,权侍郎以上举一人,仍指言所堪任职。”
指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传十十传百释义:宋 陶穀《清异录·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原指疾病传染,后泛指言语、消息等展转相传。
- 2.
一年大,二年小释义:原谓去年虽小,今年已大,俗语相传,遂致颠倒。 亦谓年纪已大却反变得幼稚。多指言语行动等不够得体或庄重。《红楼梦》第五七回:“从此咱们只可説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红楼梦》第七九回:“我劝你把脾气改改罢。一年大,二年小。”
- 3.
一秉大公释义: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4.
不臣释义:旧指言行不符合臣子的规矩。
- 5.
不象话释义:指言语行动不合情理。如:同志们这样关心你,你还闹情绪,真不象话!形容坏得没法说。
- 6.
余地释义:指言语、行动、办事情、订计划等留下的可回旋的地方:留有余地。
- 7.
佛口圣心释义:佛的嘴巴,圣人的心肠。 指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 8.
作止释义:⒈犹作息,起居。⒉指言谈举止。
- 9.
作稽释义:指言行举止。作,行;稽,止。
- 10.
便敏释义:敏捷。多指言辞、文思等。《荀子·性恶》:“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杨倞 注:“便,谓轻巧;敏,速也。”《南史·臧质传》:“质 年始出三十,屡居名郡,涉猎文史,尺牘便敏,有气干,好言兵。”《新唐书·韦执谊传》:“年踰冠,入翰林为学士,便敏侧媚,得幸於 德宗。”
- 11.
俐索释义:⒈爽快;利落。 指言语、动作。如:说起话来干脆俐索。如:他手脚真俐索。⒉整齐有条理。⒊完毕;彻底。
- 12.
俐落释义:爽快,利落。指言语、动作。
- 13.
信以为本释义:信:诚实。 以诚实可信作为处世的根本。指言行要遵守信用。
- 14.
允厥执中释义:允执厥中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是故宫中和殿悬挂匾额。
- 15.
允执厥中释义: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 16.
函盖乾坤释义:佛教语。原指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 17.
刚毅木讷释义: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 18.
半疯儿释义:⒈患有轻微精神病的人。⒉指言语行为颠倒、轻狂的人。‖也叫半疯子。
- 19.
卑辞厚币释义: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 20.
卑辞厚礼释义: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