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辟司徒 辟司徒的意思

辟司徒

简体辟司徒
繁体闢司徒
拼音pì sī tú
注音ㄆㄧˋ ㄙ ㄊㄨ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 pī pì,(1) 君主。【组词】:复辟。(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组词】: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1) 开发建设。【组词】:开辟。(2) 驳斥,排除。【组词】:辟邪。辟谣。辟蠹。(3) 透彻。【组词】:精辟。透辟。鞭辟入里。(4) 法,刑。【例句】:大辟(古代指死刑)。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才干出众,能力超群,能担任重要职务。

辟司徒的意思

辟司徒 [pì sī tú]

1. 春秋时主管垒壁之官。辟,通“壁”。

辟司徒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主管垒壁之官。辟,通“壁”。

《左传·成公二年》:“齐侯 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
杜预 注:“辟司徒,主垒壁者。”


辟司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骢释义:《后汉书·桓典传》:“﹝ 典 ﹞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 是时宦官秉权,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后因以“乘驄”指侍御史。
    • 2.
      御史骢释义:《后汉书·桓典传》:“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后用为御史典故。
    • 3.
      石窌释义:古邑名。春秋 齐 地。故址在今 山东省 长清县 东南。《左传·成公二年》:“齐侯 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 石窌。”后用以泛指封地。唐 张说《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封其 石窌,俾承土宇之荣;表以金章,永閟珩璜之饰。”明 唐顺之《贺陈吏部父母荣赠》诗之二:“为问天书宠,何如 石窌 封。”王闿运《上征赋》:“稽 石窌 之故邑,嘉造次之嫺雅。”
    • 4.
      骢马使释义:《后汉书·桓典传》:“﹝ 桓典 ﹞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后以“驄马使”指御史。唐 张南史《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诗:“聊听驄马使,却就紫阳仙。”明 何景明《九日同陈侍御凤谷登宴》诗:“柏臺驄马使,兰谷凤仙家。”《红楼梦》第一○五回回目:“锦衣军查抄 寧国府,驄马使弹劾 平安州。”
辟司徒是什么意思 辟司徒读音 怎么读 辟司徒,拼音是pì sī tú,辟司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辟司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