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 [ā mǔ]
1. 母亲。
2. 乳母。
3. 年老的妇女。
4. 指神话人物西王母。
6. 指鸨母。
阿母 引证解释
⒈ 母亲。
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
《晋书·潘岳传》:“岳 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
元 揭傒斯 《临川女》诗:“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
⒉ 乳母。
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 济北王 阿母自言足热而懣。”
司马贞 索隐:“是王之嬭母也。”
张守节 正义引 服虔 曰:“乳母也。”
《后汉书·左雄传》:“案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 王圣 为 野王君。”
⒊ 年老的妇女。
引唐 白居易 《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诗:“迴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
唐 张夫人 《拜新月》诗:“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絶,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
⒋ 指神话人物 西王母。
引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俄有 黄翁 指 阿母 以告 朔 曰:‘昔为吾妻,託形为太白之精。’”
唐 刘禹锡 《步虚词》之一:“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 阿母 旁,再謫偷桃儿。”
吴有章 《清宫词》诗:“阿母 开筵长康寿,仙官拥仗从游戏。”
⒌ 指鸨母。
引唐 薛宜僚 《别青州妓段东美》诗:“阿母桃花方似锦,王孙草色正如烟。”
唐 韩琮 《题商山店》诗:“佯嗔阿母留宾客,暗为王孙换綺罗。”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唯私本船篙工,则与良妇犯姦无异,阿母忿相责詈,不少宽容。”
国语词典
阿母 [ā mǔ]
⒈ 称谓:(1) 称母亲。(2) 称乳母。见通俗编·称谓。
引《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侈哆释义:⒈口大张貌。语本《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清许缵曾《睢阳行》:“祝史乘机垄断张,阿母新来口侈哆。”因以谓谗言中伤。⒉形容器物开张。⒊环列,罗列。⒋犹骄纵。
- 2.
俨重释义:庄重。 元 萨都剌《溪行中秋玩月》诗:“阿母今年八十餘,清晨理髮云满梳,起居儼重天人如,有子在官名在儒。”
- 3.
偷桃释义:古神话,西王母 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 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唐 柳宗元《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诗:“蓬莱 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宋 王禹偁《代答》诗:“君看白日冲霄者,多是偷桃窃药人。”明 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儿。”清 赵翼《子才又作除夕告存诗》诗:“割肉偷桃狡獪才,九閶都怕此人来。”
- 4.
冲幼释义:亦作“冲幼”。年幼。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成帝 初崩,於时嗣君未定,何 欲立嗣子,庾 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 康帝。”《周书·李贤传》:“朕昔冲幼,爰寓此州。”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诚冲幼,竟敢将阿姨、阿母残年期望,付诸 沧渤。”
- 5.
嬭婆释义:乳母。 《唐大诏令集》卷二五:“嬭婆 元氏,朕在襁褓,赖其抚育,推燥就湿,慈爱特深,可谓仁人厚惠茂德者矣,可赠 潁川郡 太夫人。”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请者徐启曰:‘臣已告得侍中宅嬭婆或其亲信为言之,许矣。’”清 赵翼《陔馀丛考·嬭婆》:“俗称乳母曰阿嬭,亦曰嬭婆。其不乳哺而但保抱者曰乾嬭婆…… 汉 以前皆称阿母,至六朝始有嬭婆之称。”
- 6.
宫树释义:帝王宫苑中的树木。 唐 王维《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小苑接侯家,飞甍暎宫树。”《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香烟靄靄旋为盖,宫树蒙蒙自变春。”宋 刘秉《戊申年七夕》诗:“红蕖烂漫碧池香,罗綺三千 侍 汉皇。阿母暂来成底事?茂陵 宫树已苍苍。”元 虞集《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阴合,霓旌拂曙来。”
- 7.
小儿郎释义:男青年;男小孩。 唐 元稹《离思》诗之一:“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閒教见小儿郎。”江苏 江宁 民歌《等郎妹》三:“隔年家娘生了小儿郎,人家欢喜我悲伤。”
- 8.
憨怜释义:犹疼爱。清 龚自珍《摸鱼儿·二月八日重见于红茶花下》词:“生来蓬户。只阿母憨怜,年华娇长,寒暖仗郎护。”
- 9.
木彊释义:⒈质直刚强。《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 为人木彊敦厚,高帝 以为可属大事。”《陈书·傅縡传》:“﹝ 傅縡 ﹞性木彊,不持检操,负才使气,陵侮人物。”宋 楼钥《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诗:“朴拙胜巧心,好佞寧木彊?”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上自 萧何、曹参,其下至于 王陵、周勃、樊噲、夏侯婴 之徒,大抵木彊少文,不识利害。”⒉指质直刚强之人。《新唐书·魏元忠传》:“主恚曰:‘山东 木彊安知礼?阿母子尚为天子,我何嫌?’宫中谓 武后 为阿母子,故主称之。”唐 韦瓘《周秦行纪》:“戚夫人 诗曰:‘自别 汉 宫休
- 10.
沧渤释义:东海 和 渤海。泛指大海。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诚冲幼,竟敢将阿姨、阿母残年期望,付诸 沧 渤。”
- 11.
玉尘释义:⒈即玉屑。古代传说中仙家的食物。《渊鉴类函·道部·仙二》引 汉 刘向《列仙传》:“一叟曰:‘君输我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晋 葛洪《抱朴子·金丹》:“綺里 丹法:先飞取五石玉尘,合以丹砂汞,内大铜器中煮之。百日五色,服之不死。”南朝 梁 何逊《七召》:“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⒉喻雪。唐 白居易《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漠漠復雰雰,东风散玉尘。”宋 陆游《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二:“定知謫堕不容久,万斛玉尘来聘归。”《群音类选·断发记·淑英走雪》:“我只见洒玉尘,滚银沙,满空鸞鹤,顷刻
- 12.
稚妻释义:年少之妻。叶叶《庚戌纪事》诗之九:“阿母缝衣耐夜寒,稚妻侍从强为欢。”
- 13.
辞逊释义:⒈言辞谦逊。《管子·小匡》:“公子举 为人,博闻而知礼,好学而辞逊,请使游於 鲁,以结交焉。”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今日在远而兴慰纳,辞逊意狭,谓其力尽,适以增骄,不足相动。”⒉辞谢推让。宋 范正敏《遯斋闲览·谐噱》:“有一先新辈少年有风姿,为贵族之有势力者所慕。命十数僕拥至其第,少年欣然而行,略不辞逊。”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阿母怜惜之,顺适其意,婉语辞逊,弗与通。”《天雨花》第二三回:“来了回家男妇等,都来叩见大千金。申 氏母女忙辞逊,众人遵命尽回身。”
- 14.
阿姆释义:⒈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吕宝 心怀不善,想着哥哥已故,嫂嫂又无所出。况且年纪后生,要劝他改嫁,自己得些财礼。教浑家 杨氏 与阿姆説。王氏 坚意不从。”甬剧《两兄弟》第三场:“王春香:春香 走过大伯门,又听得门里传来呼痛声,莫非阿姆要做产,待我上前去照应。”⒉通称年长的女性。清 翟灏《通俗编·称谓》:“按姆,即母音之转。汉 呼乳母曰阿母,见《后汉书·杨震传》。今通谓之阿姆。”⒊母亲。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妇-- 桂升 的娘,神色张惶,跄踉走来。莲
- 15.
阿母释义:⒈母亲。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晋书·潘岳传》:“岳 将诣市,与母别曰:‘负阿母!’”元 揭傒斯《临川女》诗:“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⒉乳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 济北王 阿母自言足热而懣。”司马贞 索隐:“是王之嬭母也。”张守节 正义引 服虔 曰:“乳母也。”《后汉书·左雄传》:“案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 王圣 为 野王君。”⒊年老的妇女。唐 白居易《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诗:“迴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唐 张夫人《拜新月》诗:“东
- 16.
黄眉翁释义:传说中的仙人。《洞冥记》:“朔(东方朔)以 元封 年中,游 蒙鸿之泽,忽见母採桑於 日海 之滨。俄有黄眉翁指阿母以语 朔 曰:‘昔为吾妻,託形於太白之精,今尔亦此星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餘岁,目中瞳子色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