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邮亭 邮亭的意思
yóutíng

邮亭

简体邮亭
繁体郵亭
拼音yóu tíng
注音ㄧㄡˊ ㄊ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óu,(1)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组词】:邮递。邮包。通邮。(2) 有关邮务的。【组词】:邮政。邮购。邮船。(3) 特指“邮票”。【组词】:邮展。邮坛(集邮界)。集邮。(4)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组词】:邮吏。

tíng,(1)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牡丹亭。(2)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组词】:书亭。邮亭。岗亭。(3) 适中,均匀。【组词】:亭匀。(4) 正,当。【例句】:亭午(正午,中午)。

基本含义

邮亭是指古代供人寄送信件的小亭子,现在常用来形容传递消息、传递信息的场所。

邮亭的意思

邮亭 [yóu tíng]

1. 古时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处所;驿馆。

暮宿邮亭。

[ post house; ]

2. 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的处所。

[ postal kiosk; ]

邮亭 引证解释

⒈ 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

《墨子·杂守》:“筑邮亭者圜之。”
《汉书·薛宣传》:“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
颜师古 注:“邮,行书之舍,亦如今之驛及行道馆舍也。”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嶇。”
宋 沉遘 《五言道中见新月寄内》:“邮亭苦夜永,灯火寒无光。”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

⒉ 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并办理小额汇款等业务的处所。


国语词典

邮亭 [yóu tíng]

⒈ 古代传递信件的人沿途休息的地方。

《汉书·卷八三·薛宣传》:「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因投刺,谒于邮亭。」

⒉ 邮局所设以办理邮政业务的亭舍。有时为适应需要,在大规模集会场所临时设置,活动结束随即撤除。

⒊ 酒楼。

清·吴梅〈临江仙·短衣羸马边尘紧〉词:「邮亭呼酒,黄月大如盘。」


邮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衔肉释义:《汉书·循吏传·黄霸》:“﹝ 黄霸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於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 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謁 霸,霸 见迎劳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 霸 具知其起居,所问豪氂不敢有所隐。”后因以“乌衔肉”为下情上达之典实。宋 苏轼《捕蝗》诗之一:“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寄书。”
    • 2.
      亭置释义:邮亭驿站。
    • 3.
      土空释义:土窟。 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五:“有 张师雄 者,西京 人,好以甘言悦人,晚年尤甚。洛中 号曰 蜜翁翁。出官在边郡,一夕贼马至界上,忽城中失 雄 所在。至晓方见 师雄 重衣披裘,伏於土窟中,已痴矣。西人呼土窟为空。寻为人改旧诗以嘲曰:‘昨夜阴山吼贼风,帐中惊起 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师出,连著皮裘入土空。’”宋 范成大《范阳驿》诗:“邮亭偪仄但宜冬,恰似披裘坐土空。”
    • 4.
      杜邮释义:见“杜邮亭”。
    • 5.
      杜邮亭释义:古地名。 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东。战国 属 秦。秦昭王 赐 白起 剑,令其自杀于此。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渭水 北有 杜邮亭,去 咸阳 十七里,今名 孝里亭,中有 白起祠。”亦省称“杜邮”。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明年赐剑如 杜邮,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参见“杜邮之戮”。
    • 6.
      烽候释义:⒈亦作“烽堠”。烽火台。《东观汉记·郭伋传》:“伋 知 卢芳 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唐 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嶇。”《明史·刘荣传》:“请於 金线岛 西北 望海堝 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⒉指战火。清 高其倬《和许子逊中秋风雨后看月原韵》:“三吴 烽堠静,弦管自年年。”
    • 7.
      盗乌释义:《汉书·循吏传·黄霸》:“吏出,不敢舍邮亭,食於道旁,乌攫其肉。 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 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謁 霸,霸 见迎劳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 霸 具知其起居,所问豪氂不敢有所隐。”后以“盗乌”喻不易察觉之事。
    • 8.
      简倨释义:犹高傲。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然 陟 竟以简倨恃才,常为持权者所忌。”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八:“一日国主开宴,立妓於前,歌所赠‘邮亭一夜眠’之词,穀 大惭沮,满引致醉,顿失前日简倨之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絳 制策入等,外任有声,而性多简倨。”
    • 9.
      置亭释义:驿置邮亭。
    • 10.
      芜蒌粥释义:《后汉书·冯异传》:“光武 自 蓟 东南驰,晨夜草舍,至 饶阳 无蔞亭。 时天寒烈,众皆飢疲,异 上豆粥,明旦,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 豆粥,飢寒俱解。’”后因以“芜蔞粥”指在困乏中及时的济助。清 赵翼《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诗:“灌顶醍醐浆,活命芜蔞粥。”王国维《颐和园词》诗:“草地閒关短轂车,邮亭仓卒芜蔞粥。”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元璋 尝时对臣下说皇后的贤德,提起当年的炊饼,比之 芜蒌 豆粥、滹沱 麦饭。”
    • 11.
      转首释义:转头。 喻时间短促。《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黄鸝啼得春归去,无限园林转首空。”元 刘应几《忆旧游》词:“月明仙掌何处?转首失栖乌。”明 邵璨《香囊记·邮亭》:“转首三年,纔瞻亲舍。”
    • 12.
      邮庭释义:邮亭。
    • 13.
      风和日暖释义:微风和畅,阳光温暖。宋 王楙《野客丛书·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水浒传》第一回:“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驛馆。”鲁迅《故事新编·奔月》:“远处散点着几间小小的土屋。风和日暖,鸦雀无声。”亦作“风和日煗”、“风和日暄”。宋 朱淑真《谒金门》词:“好是风和日煗,输与鶯鶯燕燕。”明 汪廷讷《狮吼记·赏春》:“风和日暄,燕交飞触碎臙脂片。”
    • 14.
      风情月思释义: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 明 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记当年与那人初见,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安甜静,乐幽閒。”亦作“风情月意”。《金瓶梅词话》第九回:“脸如三月桃花,暗带着风情月意。”

邮亭(yout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邮亭是什么意思 邮亭读音 怎么读 邮亭,拼音是yóu tíng,邮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邮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