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本 [mò běn]
1. 碑帖的拓本。
墨本 引证解释
⒈ 碑帖的拓本。
引宋 欧阳修 《石篆》诗序:“因为诗一首,并封题墨本以寄二君。”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平生博览爱古跡,世上墨本徒纷紜。”
清 缪荃孙 《云自在龛随笔·金石》:“山谷 书《阴长生诗》墨本, 宋 人 方楷 所藏。”
墨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朱墨本释义:⒈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太宗 时史官 张洎 等撰 太祖 史,凡 太宗 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为朱墨书以别之,此国史有朱墨本之始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朱墨史》:“绍圣 中 蔡卞 重修《神宗实録》,用朱黄删改,每一卷成輒纳之禁中,盖将尽泯其跡,而使新録独行,所谓朱墨本者世不可得而復见矣。”⒉红黑两色套印的书本。已发现的最早套印本是 蒙古 至元 六年(公元1269年)湖 北 江陵 资福寺 刻的 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 明 末,吴兴 闵齐伋、凌
- 2.
榻本释义:用纸墨从铸刻物上拓印出其文字或图画的墨本。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羣籍,徵取全省碑刻榻本。”清 昭槤《啸亭杂录·呼延碑》:“乾隆 中,大臣收復西域 乌鲁木齐,筑城郭时,掘得 汉 裴岑《破呼延碑》,字体完善,远胜《曹全》、《夏侯》诸榻本。”一本作一本作“搨本”。
- 3.
水墨精华释义:“墨”:书画,墨本。
- 4.
禅和释义:禅和子。 谓参禅之人。唐 裴铏《传奇·马拯》:“众怒曰:‘朝来被二贼杀我禪和,今方追捕之,又敢有人张我将军。’”元 张可久《寨儿令·鉴湖即事》曲:“白髮禪和,墨本 东坡,相伴住山阿。”清 黄景仁《摸鱼儿》词:“禪和滋味,叹我已能堪,君真可惜,还觅市酤醉。”
- 5.
雷轰荐福碑释义:宋 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载,范文正公(仲淹)镇 鄱阳 时,有书生上诗甚工,并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 时盛行 欧阳率更 字,其所写荐福碑墨本值千钱。文正 准备为之拓印一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后用“雷轰荐福碑”作为命途多舛,所至失意的典故。宋 苏轼《穷措大》诗:“一夕雷轰荐福碑。”元 张可久《卖花声·客况》曲:“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运去雷轰荐福碑,时来风送 滕王阁。”
- 6.
黄本释义:⒈宋 时称用雌黄书写的国史。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太宗 时,史官 张洎 等撰 太祖 史,凡 太宗 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为朱墨书以别之,此国史有朱墨本之始也…… 绍兴 初,赵相鼎 提举再撰,又或以雌黄书之,目为黄本,然世罕传。”⒉宋 时用黄纸印写的书籍。《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五年》:“辛丑,三馆、祕阁上所写黄本书六千四百九十六卷,补白本书二千九百五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