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勤 [fú qín]
1. 谓服持职事勤劳。
服勤 引证解释
⒈ 谓服持职事勤劳。
引《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孔颖达 疏:“言服勤者,谓服持勤苦劳辱之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永 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唐 韦应物 《谢栎阳令归西郊》诗:“自乐 陶唐 人,服勤在微力。”
《清史稿·食货志一》:“亦有本主念其服勤数世,准其另户,或放出为民者。”
国语词典
服勤 [fú qín]
⒈ 担任勤务、劳力等事。
引《礼记·檀弓上》:「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服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令范释义:⒈可为楷模的美德。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储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质,内积和顺,外发英华,斧藻至德,琢磨令范,言炳丹青,道润金璧。”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仪斯著,宜正长秋之位,以明继躰之尊。”⒉指良好的典范。南朝 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寻 五柳 之先生,琴尊雅兴;謁 孤松 之君子,鸞凤腾翩。成万世之良规,实百年之令范。”
- 2.
寓贯释义:寓居他乡。《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初,开封府 解服勤词学进士二十五人,为下第者 刘溉 所讼,其十三人以寓贯,皆奔窜潜匿,有司追捕。”
- 3.
扬历释义:⒈显扬其所经历。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优贤扬歷,垂声千载。”裴松之 注:“《今文尚书》曰‘优贤扬歷’,谓扬其所歷试。”晋 左思《魏都赋》:“优贤著於扬歷,匪孽形於亲戚。”⒉谓显扬贤者居官的治绩。后多指仕宦的经历。唐 薛用弱《集异记·高元裕》:“是后出入中外,扬歷贵位。”宋 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然念臣 太平兴国 五年,徒步应举,再就御试,遂登文科,服勤州县,扬歷四考。”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扬歷清华,洊升卿士,熟於载笔之礼法,嫺於内庭之故实。”
- 4.
方丧释义:谓用事父之丧礼以事君丧。《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郑玄 注:“方丧,资於事父。”孔颖达 疏:“方谓比方也。有比方父丧礼以丧君,故云资於事父。资,取也,取事父之丧礼以丧君。”
- 5.
服勤释义:谓服持职事勤劳。《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孔颖达 疏:“言服勤者,谓服持勤苦劳辱之事。”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永 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唐 韦应物《谢栎阳令归西郊》诗:“自乐 陶唐 人,服勤在微力。”《清史稿·食货志一》:“亦有本主念其服勤数世,准其另户,或放出为民者。”
- 6.
末业释义:古代指手工业、商业。 与称为“本业”的农业相对。《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耕种之,茠鉏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廩,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唐 李翱《疏改税法》:“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逐轻重,故农人日困,末业日增。”宋 司马光《赠都官郎中司马君墓志铭》:“君昼夜服勤,不遗餘力,专以稼穡畜牧致饶给,不事奇衺末业。”
- 7.
礼任释义:⒈礼遇信任。《后汉书·胡广传》:“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輒復升进。”《魏书·游明根传》:“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歷职内外,并著显绩,逮于耆年,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委以礼任,迟能迂德,匡赞於朕。”⒉元 代官府常用语,谓到任治事。礼,用同“理”。《元典章·朝纲一·政纪》:“受宣勑人员都省凭准奏定颁降宣勑者,自礼任月日支付。”《元典章·工部二·公廨》:“江 南自归附以来,所在路府州县有係官房舍,往往礼任官员因为官房无主看守,却於民户处借什物。”《元典章·刑部
- 8.
致丧释义:谓极尽哀戚之情为父母守丧。 《礼记·檀弓上》:“事亲……服勤至死,致丧三年。”郑玄 注:“致,谓戚容称其服也。”孔颖达 疏:“致之言至也,谓哀情至极而居丧礼。”
- 9.
逾纪释义:超过十二年;超过十二岁。汉 王粲《登楼赋》:“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一本作“踰纪”。唐 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驱锡逾纪,而 秦 人蒙利者益众。”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护法·元崇》:“春秋逾纪,服勤道务,彝伦有敍,时众是瞻。”清 黄廷鉴《<金文最>序》:“迺岁未逾纪,成此巨编。”
- 10.
钻仰释义:深入研求。语本《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刑昺 疏:“言夫子之道高坚,不可穷尽……故仰而求之则益高,钻研求之则益坚。”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宋 王禹偁《送孙何序》:“服勤古道,钻仰经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世儒於此十三部,或焚膏继晷,钻仰终生,或锻鍊苛求,百端掊击。”李详《论桐城派》:“小亦钻仰先达,树义卓然。”
- 11.
阶秩释义: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唐 元稹《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制》:“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旧唐书·魏玄同传》:“復患阶秩虽同,人才异等,身且滥进,鉴岂知人?”明 李东阳《拟杨文懿公谥议》:“而阶秩之多寡,年寿之修短,以彼较此,亦有可论。”
- 12.
靡盬释义:⒈谓无止息。 指辛勤于王事。《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盬者,息也……《尔雅》曰:‘栖、迟、憩、休、苦,息也。’苦读与靡盬之‘盬’同。”唐 白居易《安南告捷军将黄士傪授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制》:“戎首来降,陪臣告捷;服勤靡盬,将命无违。”明 张居正《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议官琐闥,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独念翁老欲归,而天子遂许之,使諫议无靡盬之叹,翁得以介眉寿之福。”⒉借指王事,公事。《后汉书·刘陶传》:“窃见比年以来,良苗尽于蝗螟之口,杼柚空于公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