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义和团 义和团的意思
tuán

义和团

简体义和团
繁体義和團
拼音yì hé tuán
注音ㄧˋ ㄏㄜˊ ㄊㄨㄢ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tuán,(1) 圆形。【组词】:团扇。团脐。(2) 结成球形的东西。【组词】:汤团。饭团。(3) 把东西揉成球形。【组词】:团煤球。(4) 会合在一起。【组词】:团聚。团圆。(5)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组词】:团体。团伙。集团。(6)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7)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组词】:团练。团丁。(8)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组词】:一团槽。

基本含义

清 末我国北方人民自发组织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团体。原名“义和拳”,开始活动于 山东 ,不久扩展到北方各省。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时,义和团奋起抗击,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后在八国联军和 清 政府联合进攻下失败。参见“ 义和拳 ”。

义和团的意思

义和团 [yì hé tuán]

1. 清末我国北方人民自发组织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团体。原名“义和拳”,开始活动于山东,不久扩展到北方各省。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时,义和团奋起抗击,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后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联合进攻下失败。参见“义和拳”。

义和团 引证解释

⒈ 清 末我国北方人民自发组织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团体。原名“义和拳”,开始活动于 山东,不久扩展到北方各省。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时,义和团奋起抗击,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后在八国联军和 清 政府联合进攻下失败。参见“义和拳”。


国语词典

义和团 [yì hé tuán]

⒈ 清末光绪年间的秘密会党。创于嘉庆时,蔓衍山东,为白莲教之一支,传习拳棒,附托神鬼,诈言可以刀枪不入。清季外侮日深,义和团则乘民间郁愤,倡言扶清灭洋,乃为朝廷守旧派所鼓励、袒护,欲借以驱除外人,于是焚杀劫掠,横行京、津间,导致英、俄、法、德、义、日、美、奥等八国联军陷京师,孝钦后及德宗避走西安,后签订辛丑条约而讲和。


义和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和拳释义:见〔义和团运动〕
    • 2.
      八国联军释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他们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出兵进攻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北京。沙俄还乘机单独出兵东北,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次年,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 3.
      北拳释义:⒈即长拳,北方各路拳术的总称。⒉指义和团。
    • 4.
      开坛释义:指 清 末义和团设立敬神集会进行活动。
    • 5.
      扶育释义:抚育;培育。 《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復有纲纪。”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满洲 人所扶育起来的排外精神,终于在一九○○年的义和团骚动中达到最高峰。”瞿秋白《饿乡纪程》二:“我幼时虽有慈母的扶育怜爱,虽有 江 南风物、清山秀水……现在都成一梦了。”
    • 6.
      拳党释义:指义和团。义和团又称义和拳。
    • 7.
      拳民释义:指义和团。
    • 8.
      拳祸释义:对义和团反帝运动的诬称。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陆各报论京津兵变》:“亦有谓为排外运动,与庚子拳祸相同者。”
    • 9.
      洋毛子释义: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中国歌谣资料·仁慈》:“洋毛子开了几十年的医院,怨死的病鬼怨声连连。”《中国民间故事选·义和团的传说故事》:“洋毛子在 中国 修铁道,皇上是死不愿意呀!”
    • 10.
      神团释义:⒈清末人们对义和团组织的别称。⒉指参加神团的人。
    • 11.
      红灯照释义:亦称“红灯罩”。清 末义和团组织未婚少女,穿红色衣履,左手执红灯,右手执红纸折迭扇,登坛拜神,号称尊崇 黄莲圣母,进行反侵略活动,称“红灯照”。
    • 12.
      虎神营释义:义和团起义时,清 政府在 北京 编募的禁卫军。 主要用以镇压革命群众,也打击一些洋人。《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壬子,諭:前因近畿一带,拳民藉端滋事,人心浮动,叠经諭令严行查办……除諭飭管理神机营、虎神营王大臣将所部弁兵全行驻厂,并遴派马步队伍,各按地段,昼夜梭巡。倘有匪徒聚众生事,即行拿办。”李希圣《庚子国变记》:“﹝庚子五月﹞二十三日,德 使 克林德 入总理衙门,载漪 伺于路,令所部虎神营杀之。虎神营者,虎食羊,而神治鬼,所以诅之也。”
    • 13.
      踽步释义:⒈慢步貌。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在少年场中,纤腰踽步,亦自楚楚。”清 黄景仁《城南晚步》诗:“踽步惨无懌,寓睫万感交。”⒉踱步貌。特指道士、法师作法时的步法。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杂记》:“夫人率婢妇隐屏后窥之,方踽步间,大风骤起,飞尘瞇目,而烛不灭。”梁启超《新民说》九:“义和团法师之被髮、仗剑、踽步,念念有词也,听者苟一用其思索焉,则其中自必有可疑者存。”
    • 14.
      金钟罩释义:⒈清末山东义和团的一个分支。 言其能避枪炮,故名。⒉武术的一种。谓运用气功,体外如有金钟覆罩,不易受伤。
    • 15.
      金鼠之变释义:指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事件。 庚于五行为“金”,子于十二生肖为“鼠”,故称。《冷眼观》第十六回:“得真者王,得伪者败,其主动力实种於金鼠之变,而有土犬推翻新政之餘波也。”

义和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和拳释义:见〔义和团运动〕
    • 2.
      八国联军释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他们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出兵进攻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联军攻陷大沽,占领天津、北京。沙俄还乘机单独出兵东北,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次年,帝国主义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 3.
      北拳释义:⒈即长拳,北方各路拳术的总称。⒉指义和团。
    • 4.
      开坛释义:指 清 末义和团设立敬神集会进行活动。
    • 5.
      扶育释义:抚育;培育。 《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復有纲纪。”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满洲 人所扶育起来的排外精神,终于在一九○○年的义和团骚动中达到最高峰。”瞿秋白《饿乡纪程》二:“我幼时虽有慈母的扶育怜爱,虽有 江 南风物、清山秀水……现在都成一梦了。”
    • 6.
      拳党释义:指义和团。义和团又称义和拳。
    • 7.
      拳民释义:指义和团。
    • 8.
      拳祸释义:对义和团反帝运动的诬称。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陆各报论京津兵变》:“亦有谓为排外运动,与庚子拳祸相同者。”
    • 9.
      洋毛子释义: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中国歌谣资料·仁慈》:“洋毛子开了几十年的医院,怨死的病鬼怨声连连。”《中国民间故事选·义和团的传说故事》:“洋毛子在 中国 修铁道,皇上是死不愿意呀!”
    • 10.
      神团释义:⒈清末人们对义和团组织的别称。⒉指参加神团的人。
    • 11.
      红灯照释义:亦称“红灯罩”。清 末义和团组织未婚少女,穿红色衣履,左手执红灯,右手执红纸折迭扇,登坛拜神,号称尊崇 黄莲圣母,进行反侵略活动,称“红灯照”。
    • 12.
      虎神营释义:义和团起义时,清 政府在 北京 编募的禁卫军。 主要用以镇压革命群众,也打击一些洋人。《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壬子,諭:前因近畿一带,拳民藉端滋事,人心浮动,叠经諭令严行查办……除諭飭管理神机营、虎神营王大臣将所部弁兵全行驻厂,并遴派马步队伍,各按地段,昼夜梭巡。倘有匪徒聚众生事,即行拿办。”李希圣《庚子国变记》:“﹝庚子五月﹞二十三日,德 使 克林德 入总理衙门,载漪 伺于路,令所部虎神营杀之。虎神营者,虎食羊,而神治鬼,所以诅之也。”
    • 13.
      踽步释义:⒈慢步貌。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在少年场中,纤腰踽步,亦自楚楚。”清 黄景仁《城南晚步》诗:“踽步惨无懌,寓睫万感交。”⒉踱步貌。特指道士、法师作法时的步法。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杂记》:“夫人率婢妇隐屏后窥之,方踽步间,大风骤起,飞尘瞇目,而烛不灭。”梁启超《新民说》九:“义和团法师之被髮、仗剑、踽步,念念有词也,听者苟一用其思索焉,则其中自必有可疑者存。”
    • 14.
      金钟罩释义:⒈清末山东义和团的一个分支。 言其能避枪炮,故名。⒉武术的一种。谓运用气功,体外如有金钟覆罩,不易受伤。
    • 15.
      金鼠之变释义:指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事件。 庚于五行为“金”,子于十二生肖为“鼠”,故称。《冷眼观》第十六回:“得真者王,得伪者败,其主动力实种於金鼠之变,而有土犬推翻新政之餘波也。”

义和团造句

1.古今中外不乏先例,义和团就是活生生的典型。

2.慈禧太后要把义和团赶尽杀绝。

3.义和团以后,未能分裂和瓜分中国的列强哀叹,西方任一个国家无此脑力与体力,对付地球人口之四分之一。

4.义和团,他们说中国人极度的野蛮不开化,但是清楚这样玩命送死,不是因为真的笃信什么宗教。

义和团是什么意思 义和团读音 怎么读 义和团,拼音是yì hé tuán,义和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义和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