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函人 函人的意思
hánrén

函人

简体函人
繁体
拼音hán rén
注音ㄏㄢˊ ㄖ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1) 匣,盒子。【组词】:石函。剑函。(2) 套子,引申为量词。【组词】:书函。信一函(信一封)。(3) 信件。【组词】:函件。公函。来函。(4) 包含,容纳。【例句】:函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函珠。(5) 铠甲。【例句】:函人(制甲的人)。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基本含义

指言谈之间言辞直率,毫不隐讳。

函人的意思

函人 [hán rén]

1. 造铠甲的工匠。

函人 引证解释

⒈ 造铠甲的工匠。

《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
《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岂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然函人欲全,矢人欲伤,术在纠恶,势必深峭。”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公孙丑上篇二六》:“若矢人之心无异函人,而卒至以伤人为心者,术亦能易心也。”


国语词典

函人 [hán rén]

⒈ 制造甲胄的人。

《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然函人欲全,矢人欲伤,术在纠恶,势必深峭。」


函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属释义:⒈谓用七节甲片连缀而成。《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郑玄 注:“谓上旅下旅札续之数也。”贾公彦 疏:“谓上旅之中及下旅之中皆有札,续一叶为一札,上旅之中续札七节、六节、五节,下旅之中亦有此节。”上旅,谓腰以上,指衣;下旅,谓腰以下,指裳。北周 庾信《同卢记室从军》诗:“函犀恒七属,络铁本千群。”《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希烈 闻 皋 用 慎,恐为己患,遗 慎 七属甲,诈为復书,坠之境上。”⒉七种美属的人,指贵、贞、长、师、宗、主、贤。《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 2.
      函工释义:即函人。
    • 3.
      函矢释义:《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后以“函矢”比喻互相矛盾。
    • 4.
      合甲释义:用两重犀或兕之皮相合而制成的坚固铠甲。 《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合甲,削革里肉,但取其表,合以为甲。”北周 庾信《奉报寄洛州》诗:“长旍析鸟羽,合甲抱犀鳞。”清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卷七:“犀甲兕甲皆单而不合,合甲则一甲有两甲之力,费工多而价重。”
    • 5.
      櫜甲释义:谓衣内披甲。 《左传·昭公元年》:“子晳 怒,既而櫜甲以见 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杨伯峻 注:“《周礼·考工记·函人》疏:‘以衣衷著甲谓之櫜。’则此櫜甲即 襄 二十年《传》之衷甲,非藏甲于櫜中。”
    • 6.
      甲裳释义:皮革制的战袍。腰以上谓之甲衣,腰以下谓之甲裳。《左传·宣公十二年》:“赵旃 弃车而走林,屈荡 搏之,得其甲裳。”杜预 注:“下曰裳。”杨伯峻 注:“此甲裳即《函人》之下旅,《汉书》苏林 注所谓髀褌也。”《周书·耿豪传》:“沙苑 之战,豪 杀伤甚多,血染甲裳尽赤。”《宋史·岳云传》:“潁昌 大战,无虑十数,出入行阵,体被百餘创,甲裳为赤。”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下:“念当蟣蝨於甲裳,虑且羯夷乎 关陇。”

函人(han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函人是什么意思 函人读音 怎么读 函人,拼音是hán rén,函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函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