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笔 文笔的意思
wén

文笔

简体文笔
繁体文筆
拼音wén bǐ
注音ㄨㄣˊ ㄅ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bǐ,(1) 写字、画图的工具。【组词】: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组词】:笔画。笔顺。笔形。笔道。(3) 用笔写,写作的。【组词】: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组词】: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5) 像笔一样直。【组词】:笔直。笔挺。笔陡。(6) 量词,指钱款。【组词】:一笔钱。(7) 指散文。【例句】:“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文章与所讨论的题目或主题无关。

文笔的意思

文笔 [wén bǐ]

1. 写作的技巧;文章的风格。

文笔流畅。

[ style of writing; ]

2. 指文章。

[ writings; ]

文笔 引证解释

⒈ 文辞,文章。

《晋书·习凿齿传》:“凿齿 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元和 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 韩愈,学苦涩于 樊宗师。”
巴金 《沉落集·化雪的日子》:“我刚刚读完了一部传记,为书中的情节和文笔所感动,非常兴奋。”

⒉ 指文章的笔法或风格。

《北齐书·封隆之传》:“孝琰 文笔不高,但以风流自立,善於谈謔。”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张曲江 五言沉鬱,亦其文笔也。”

⒊ 六朝时期分文章为文、笔两大类。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由 魏 逮 唐,分异文笔。”

⒋ 淹 “探怀中得五色笔”一枝奉还,从此文才大减。

指五色笔。传说 南朝 梁 文学家 江淹,晚年梦见 晋 郭璞 对他说:“吾有笔在卿处,可以见还。”
见《南史·江淹传》。后因以指文才。 唐 王勃 《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遇饯崔使君序》:“请扬文笔,共记良游。”


国语词典

文笔 [wén bǐ]

⒈ 六朝称文章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

《晋书·卷七七·蔡谟传》:「谟博学,于礼仪宗庙制度多所议定,文笔议论,有集行于世。」

⒉ 文章、文辞。

《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 。」
《南史·卷六八·刘师知传》:「博涉书传,工文笔,善仪体。」


文笔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文采释义:⒈华丽的色彩。多指文章的语言优美。⒉文艺方面的才华。
    • 2.
      笔力释义:写字、画画或做文章在笔法上所表现的力量:笔力雄健。笔力遒劲。
    • 3.
      文章释义:⒈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⒉泛指著作。⒊比喻暗含的意思:话里有文章。⒋关于事情的做法: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这里很有文章可做。还要想到下一战略阶段的文章。

文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泻千里释义: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明王世贞《文评》:“方希直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 泻:水急速地往下流。
    • 2.
      九叠篆释义:用于印章的一种篆字别体。 九迭篆非必九迭,有六迭、七迭、十迭不等。视印文笔画繁简而定。九迭,形容折迭之多。创自 宋 代。
    • 3.
      云慝释义:喻文笔如云波之变幻多姿。
    • 4.
      云谲波诡释义:汉代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也说波谲云诡。
    • 5.
      云霞满纸释义:形容满眼都是精采的文笔。
    • 6.
      伦次释义:语言、文章的条理次序:语无伦次。 文笔错杂,毫无伦次。
    • 7.
      佩鱼释义:⒈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宋 并赐近臣,以别贵贱。《新唐书·车服志》:“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宋 曾慥《高斋漫录》:“给舍为旧一等,并服赬带排方佩鱼。”⒉佩带鱼袋。《新唐书·车服志》:“开元 初……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宋 宋祁《宋景文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明 陈继儒《枕谭》:“佩鱼始於 唐 永徽
    • 8.
      倒峡泻河释义:比喻文笔酣暢,气势磅礴。
    • 9.
      偃榘释义:贴合矩度。章炳麟 《文例杂论》:“余每读 顾先生 《救文格论》,叹其绳约骫骳,偃榘削墨,后之治文笔者得是为同律,其远乎鄙倍矣。”
    • 10.
      偷天妙手释义:偷天:形容本领神奇;妙手:指有才能的人。形容写作技巧娴熟,文笔非常优美,富有独创性的作家、艺术家。
    • 11.
      党序释义:古代指学校。 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话》:“又代 鹤松 圃年 重建 阳朔县 书院讲堂一联云:‘文笔耸层霄,爱此间对万壑瀠洄,教化由来先党序;书楼崇讲席,愿多士做千秋事业,显扬不仅为科名。’”
    • 12.
      凝练释义:(文字)紧凑简练:文笔凝练。
    • 13.
      别骛释义:⒈分驰。 《后汉书·马融传》:“徽嫿霍奕,别騖分奔,骚扰聿皇,往来交舛,纷纷回回,南北东西。”⒉比喻文笔伸展自如,另辟蹊径。清 恽敬《与卫海峰同年书》:“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騖,力脱前人之所为。”
    • 14.
      刻峭释义:⒈亦作“刻陗”。高峻;挺拔。⒉苛刻;严酷。⒊文笔峻拔。
    • 15.
      可读性释义:指书籍、文章等所具有的内容吸引人、文笔流畅等使人爱读爱看的特性。
    • 16.
      名手释义:因文笔、技艺等高超而著名的人:国术名手。
    • 17.
      名程释义:⒈名称与程式。南朝 梁 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至於章句蹐滞,名程乖碍,莫不斟酌厥衷,允得其门。”⒉名家的程式。清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嘉庆二十五年》:“余时年幼,文笔恣肆,骨力开张,虽合墨裁,而绳之诸名程远矣。”
    • 18.
      坚苍释义:喻文笔苍劲有力。
    • 19.
      大匠运斤释义:比喻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 20.
      夸饰释义:夸张地描绘:文笔朴实,没有半点夸饰。

文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泻千里释义: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明王世贞《文评》:“方希直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 泻:水急速地往下流。
    • 2.
      九叠篆释义:用于印章的一种篆字别体。 九迭篆非必九迭,有六迭、七迭、十迭不等。视印文笔画繁简而定。九迭,形容折迭之多。创自 宋 代。
    • 3.
      云慝释义:喻文笔如云波之变幻多姿。
    • 4.
      云谲波诡释义:汉代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也说波谲云诡。
    • 5.
      云霞满纸释义:形容满眼都是精采的文笔。
    • 6.
      伦次释义:语言、文章的条理次序:语无伦次。 文笔错杂,毫无伦次。
    • 7.
      佩鱼释义:⒈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 唐高宗 永徽 二年。宋 并赐近臣,以别贵贱。《新唐书·车服志》:“中宗 初,罢龟袋,復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景龙 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也。”宋 曾慥《高斋漫录》:“给舍为旧一等,并服赬带排方佩鱼。”⒉佩带鱼袋。《新唐书·车服志》:“开元 初……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宋 宋祁《宋景文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明 陈继儒《枕谭》:“佩鱼始於 唐 永徽
    • 8.
      倒峡泻河释义:比喻文笔酣暢,气势磅礴。
    • 9.
      偃榘释义:贴合矩度。章炳麟 《文例杂论》:“余每读 顾先生 《救文格论》,叹其绳约骫骳,偃榘削墨,后之治文笔者得是为同律,其远乎鄙倍矣。”
    • 10.
      偷天妙手释义:偷天:形容本领神奇;妙手:指有才能的人。形容写作技巧娴熟,文笔非常优美,富有独创性的作家、艺术家。
    • 11.
      党序释义:古代指学校。 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话》:“又代 鹤松 圃年 重建 阳朔县 书院讲堂一联云:‘文笔耸层霄,爱此间对万壑瀠洄,教化由来先党序;书楼崇讲席,愿多士做千秋事业,显扬不仅为科名。’”
    • 12.
      凝练释义:(文字)紧凑简练:文笔凝练。
    • 13.
      别骛释义:⒈分驰。 《后汉书·马融传》:“徽嫿霍奕,别騖分奔,骚扰聿皇,往来交舛,纷纷回回,南北东西。”⒉比喻文笔伸展自如,另辟蹊径。清 恽敬《与卫海峰同年书》:“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騖,力脱前人之所为。”
    • 14.
      刻峭释义:⒈亦作“刻陗”。高峻;挺拔。⒉苛刻;严酷。⒊文笔峻拔。
    • 15.
      可读性释义:指书籍、文章等所具有的内容吸引人、文笔流畅等使人爱读爱看的特性。
    • 16.
      名手释义:因文笔、技艺等高超而著名的人:国术名手。
    • 17.
      名程释义:⒈名称与程式。南朝 梁 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至於章句蹐滞,名程乖碍,莫不斟酌厥衷,允得其门。”⒉名家的程式。清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嘉庆二十五年》:“余时年幼,文笔恣肆,骨力开张,虽合墨裁,而绳之诸名程远矣。”
    • 18.
      坚苍释义:喻文笔苍劲有力。
    • 19.
      大匠运斤释义:比喻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 20.
      夸饰释义:夸张地描绘:文笔朴实,没有半点夸饰。

文笔造句

1.这篇散文构思独特,结构新颖,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般洒脱豪放。

2.她的文笔精妙无双,一字一珠,值得钦佩。

3.他是一位妙笔生花、文笔明畅的记者。

4.巴金学贯中西,文笔雄厚优雅,深受读者喜爱。

5.这篇作文文笔虽然不够优美,但结构安排还差强人意。

6.他惜墨如金,文笔篇幅虽不长,内容却是相当出色洗链。

7.报上的新闻往往是勾画了了,文笔流畅。

8.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起码来说,新闻来源要可靠,文笔要通顺,自己本行话要背得滚瓜烂熟。

9.他不但文笔一流,又常能发抒别人所不敢发之诤论,直如文坛的空谷足音。

10.他不但文笔一流,又常能发抒别人所不敢发之諍论,直如文坛的空谷足音。

11.哥哥文笔好,有口才,很受领导的赏识。

12.姐姐的文笔非常好,她写的作文在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

13.她的文笔经过锤炼显得更加娴熟流畅。

14.这篇文章用朴素的文笔抒发了深厚的感情。

15.还是那句话只要文笔好,总有一片天,你可以看看那些被关注的文章,基本上都签约了的。

16.冰心的文笔十分细腻。

17.鲁迅先生的文笔异常锋利,总是能戳中敌人的要害。

18.这篇文章可称得上是闳中肆外,不仅内容丰富,文笔也十分流畅。

19.这篇杂文笔力遒劲雄健,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

20.他这篇文章文笔十分优美,字也写得漂亮,真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啊!

文笔(wen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笔是什么意思 文笔读音 怎么读 文笔,拼音是wén bǐ,文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