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徒 [yì tú]
1. 服劳役者。
役徒 引证解释
⒈ 服劳役者。
引《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
宋 范仲淹 《清白堂记》:“巖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一日,命役徒而闢之。”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而役徒虽多,物料机器虽多,而役徒之所购物品,机器工料之物品,仍流入於公设之商店。”
役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尚方释义:⒈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秦 置,属少府。汉 末分中、左、右三尚方。唐 称“尚署”。元 惟置中尚监。明 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条侯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司马贞 索隐:“工官即尚方之工,所作物属尚方,故云工官尚方。”《三国志·魏志·锺繇传》“於赫 有魏,作 汉 藩辅……百寮师师,楷兹度矩”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昔忝近任,并得赐玦。尚方耆老,颇识旧物。名其符采,必得处所。”⒉尚方多以役徒服劳作,因以为系罪囚之所。《宋书·恩倖传·戴法兴》:“上大怒,赐 敬 死,繫
- 2.
捕生释义:捕捉活物。指渔猎。《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下》:“﹝ 乾化 二年﹞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罢役徒,禁屠及捕生。”宋 陈师道《蝇虎》诗:“物微趣下世不数,随力捕生得称虎。”明 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一:“元遗山 尝岁试 并州,道逢捕生者,旦获一雁杀之。”
- 3.
正徒释义:常供官役的役徒。别于临时征调的役夫。《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杜预 注:“正徒,役徒也。司徒之所主也。”孔颖达 疏:“司徒所具正徒者,常共官役,若今之正丁也。”《汉书·五行志上》:“表火道,储正徒。”
- 4.
盗徒释义:⒈亦作“盗徒”。犯有盗窃罪的役徒。⒉盗贼。
- 5.
观乐释义:⒈观赏玩乐。 《左传·哀公元年》:“﹝ 夫差 ﹞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讎,而用之日新。”《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唐 韩愈《叉鱼招张功曹》诗:“膾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金 王若虚《君事实辨》:“后帝(唐文宗)因观乐,见童子缘橦而其父来往走其下,泫然流涕。”⒉欣赏音乐。《旧唐书·严挺之传》:“睿宗 好乐,听之忘倦,玄宗 又善音律。先天 二年正月望,胡僧 婆陀 请夜开门燃百千灯,睿宗 御 延喜门 观乐,凡经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