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玉律 玉律的意思

玉律

简体玉律
繁体
拼音yù lǜ
注音ㄩˋ ㄌ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组词】: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组词】: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 姓。

lǜ,(1) 法则,规章。【组词】: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2) 约束。【组词】:律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组词】: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组词】:律诗。(5) 姓。

基本含义

指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准则。

玉律的意思

玉律 [yù lǜ]

1. 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指管乐器。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引申为楷模、榜样。

玉律 引证解释

⒈ 玉制的标准定音器。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

《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
《晋书·律历志上》:“武帝 太康 元年, 汲群 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 冢,亦得玉律。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

⒉ 指管乐器。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秦淮 丝肉中宵发,玉律抛残作笛鈿。”

⒊ 庄严而不可变更的法令。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慙乖训抚之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説,就是金科玉律。”

⒋ 引申为楷模、榜样。

宋 司马光 《枢密太傅文恭胡公挽辞》:“黄裳藴厚德,玉律儼清规。”


玉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早律释义:谓早来的节候。古以玉律候气,故称。唐 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年华开早律,霽色荡芳晨。”
    • 2.
      玉吕释义:犹玉律。 候气的律管。吕,乐律中的阴律。
    • 3.
      玉律释义:⒈玉制的标准定音器。 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晋书·律历志上》:“武帝 太康 元年,汲群 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 冢,亦得玉律。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前蜀 韦庄《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⒉指管乐器。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秦
    • 4.
      琼巵释义: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或酒的美称。唐 韦蟾《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玉律诗调正,琼巵酒肠窄。”宋 晏殊《少年游》词:“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巵。”明 顾大典《青衫记·乐天蒙召》:“上官何须起,安坐饮琼巵。”清 黄鷟来《醉月吟》:“乞将北斗作琼巵,倒泻银河三万里。”
    • 5.
      积闰释义:为了与一回归年的时间相符,阳历、农历各在历法上加上若干天,加在一月或一年中,称“积闰”。 唐 许稷《闰月定四时》诗:“玉律穷三纪,推为积闰期。月餘因妙算,岁遍自成时。”《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説着,便要讲那分至岁差积闰的道理。”
    • 6.
      虑虒尺释义:东汉 章帝 建初 六年所造的一种铜尺。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虑虒铜尺,建初 六年八月十五日造。虑虒 乃 太原 邑,建初 则 东汉 章帝 年号也。考 章帝 时,冷道 舜祠 下,得玉律,以为尺,与 周 尺同,因铸为铜尺颁郡国,谓之 汉 官尺。”鲁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用密达尺来量,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用什么 汉 朝的虑傂尺或 清 朝的营造尺。”
    • 7.
      让德释义:⒈逊让于有德之人。语本《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蔡沉集传:“让于有德之人也。”北周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白环表让德之符,玄珪告成功之瑞。”倪璠注引《帝王世纪》:“西王母慕舜之德,来献白环。”⒉将自己的德行归功于他人。⒊谦让的品德。
    • 8.
      金科玉臬释义:臬,标准,法式。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同“金科玉律”。

玉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早律释义:谓早来的节候。古以玉律候气,故称。唐 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年华开早律,霽色荡芳晨。”
    • 2.
      玉吕释义:犹玉律。 候气的律管。吕,乐律中的阴律。
    • 3.
      玉律释义:⒈玉制的标准定音器。 相传 黄帝 时 伶伦 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的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以为准。分阴、阳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气。《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晋书·律历志上》:“武帝 太康 元年,汲群 盗发六国时 魏襄王 冢,亦得玉律。则古者又以玉为管矣。”前蜀 韦庄《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诗:“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⒉指管乐器。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甿謡响玉律,邑颂被丹絃。”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引 清 王士禛《秦
    • 4.
      琼巵释义: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或酒的美称。唐 韦蟾《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玉律诗调正,琼巵酒肠窄。”宋 晏殊《少年游》词:“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巵。”明 顾大典《青衫记·乐天蒙召》:“上官何须起,安坐饮琼巵。”清 黄鷟来《醉月吟》:“乞将北斗作琼巵,倒泻银河三万里。”
    • 5.
      积闰释义:为了与一回归年的时间相符,阳历、农历各在历法上加上若干天,加在一月或一年中,称“积闰”。 唐 许稷《闰月定四时》诗:“玉律穷三纪,推为积闰期。月餘因妙算,岁遍自成时。”《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説着,便要讲那分至岁差积闰的道理。”
    • 6.
      虑虒尺释义:东汉 章帝 建初 六年所造的一种铜尺。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虑虒铜尺,建初 六年八月十五日造。虑虒 乃 太原 邑,建初 则 东汉 章帝 年号也。考 章帝 时,冷道 舜祠 下,得玉律,以为尺,与 周 尺同,因铸为铜尺颁郡国,谓之 汉 官尺。”鲁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用密达尺来量,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用什么 汉 朝的虑傂尺或 清 朝的营造尺。”
    • 7.
      让德释义:⒈逊让于有德之人。语本《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蔡沉集传:“让于有德之人也。”北周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白环表让德之符,玄珪告成功之瑞。”倪璠注引《帝王世纪》:“西王母慕舜之德,来献白环。”⒉将自己的德行归功于他人。⒊谦让的品德。
    • 8.
      金科玉臬释义:臬,标准,法式。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同“金科玉律”。

玉律造句

1.我们不能把这些看成永远适用的金科玉律,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总会有些改变。

2.以前皇帝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他说啥是啥。

3.真实性是社会媒体的金科玉律

4.而在体育领域,这却不是金科玉律

5.问题在于金科玉律无法取代经济政策。

6.饭后一只果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医学家却提出了异议。

7.这条准则在过去是金科玉律,现在却不适用了。

8.难道你的话就是金科玉律,不正确的我们也得服从?

9.他总是把经理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丝毫不敢有所违背。

10.他所说的话,句句都是金科玉律,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11.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

12.把一个人奉为神明,把他的话当作金科玉律,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13.清朝的法典可谓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

14.难道你的话是金科玉律,每个人都非遵守不可吗?

玉律(yulv)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玉律是什么意思 玉律读音 怎么读 玉律,拼音是yù lǜ,玉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玉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