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舌头 舌头的意思
shétou

舌头

简体舌头
繁体舌頭
拼音shé tou
注音ㄕㄜˊ ㄊ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é,(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组词】: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例句】:舌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组词】:帽舌。火舌。(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基本含义

指能言善辩、口才好的人。

舌头的意思

舌头 [shé tou]

1. 人和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根生在口腔底上。

[ tongue; ]

2. 为了侦察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

抓到一个舌头。

[ an enemy soldier captured for the purpose of extracting information; ]

舌头 引证解释

⒈ 口中辨味、助嚼、助发音的器官。

《水浒传》第五三回:“李逵 道:今后但吃荤,舌头上生碗来大疔疮!”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头来舐他的头。”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祥子 没有个便利的嘴,想要说的话很多,可是一句也不到舌头上来。”

⒉ 称为侦讯敌情中捕获的敌哨。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火线春节夜》:“我是师部的侦察员,上级叫我去‘捉舌头’。”


国语词典

舌头 [shé tou]

⒈ 具有摄食、分辨滋味、协助发音、咀嚼的器官。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头来舐他的头。」

⒉ 讲闲话。

《金瓶梅·第五一回》:「有桩事儿,我也不是舌头,敢来告你说。」


舌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口条释义:用作食品的猪舌或牛舌:酱口条。

舌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焦释义:中医指胃的上口到舌头的下部,包括心、肺、食管等,主要功能是呼吸、血液循环等。见〖中焦〗、
    • 2.
      仪舌释义:战国 辩士 张仪 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相亡璧,门下意 张仪 ……共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乎?’张仪 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 曰:‘足矣。’”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仪 舌尚在,焉可忘言?”宋 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 仪 舌在,向尊前,莫洒英雄泪。”
    • 3.
      伸舌头释义:表示吃惊,只有伸舌头的分儿,或者艳羡我听别人介绍了他这几年做出的成绩。
    • 4.
      信暐释义:指蛇的舌头。
    • 5.
      刀口舔血释义:杀死人之后用舌头在刀上舔人的血液。
    • 6.
      刀头舔蜜释义: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 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 7.
      剜口割舌释义:削割嘴巴舌头;指说了不该说的话。
    • 8.
      卷舌释义:⒈卷起舌头。 形容不敢直言。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晋 郭颁《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参见“卷舌”。⒉不开口;闭口不言。《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唐 李白《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巴 人皆卷舌。”明 刘基《述
    • 9.
      卸脚释义:断脚。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刑部·赌博厉禁》:“洪武 二十二年圣旨,学唱的割了舌头,下碁打双陆的断手,蹴圆者卸脚,犯者必如法施行。”
    • 10.
      压音释义:压音是一种利用嘴唇、舌头、口腔空间、力度、气流、甚至喉咙等口腔内部分肌肉的变化,可以让你在口琴上改变自然音高的技术(一般是使音降低),但并不是口琴独有的,诸如吉它、提琴等弦乐器,还有一些电子琴等乐器上也可以实现。
    • 11.
      发辣释义:⒈产生辣的感觉。如:吃了辣酱,舌头发辣。⒉感到燥热难受。
    • 12.
      口舌生津释义:口舌:指人的口腔和舌头;生:出现;津。唾液;口腔和舌头中分泌出唾液。本义是指嘴巴里感到甘甜。引申指人有了胃口。
    • 13.
      吐舌释义:⒈伸出舌头。由内热而引起的一种病状。《汉书·丙吉传》:“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县中牛皆流汗吐舌,而人无知者。”《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吐舌》:“吐长收缓名吐舌,皆是心经有热成,面红烦渴溺赤涩,泻心导赤服即寧。”⒉惊奇貌;惊恐貌。唐 韩愈《送穷文》:“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寧阳 乃下令:‘军士有夺人财物者斩。’三军皆吐舌。”清 钱泳《履园丛话·报应·孽报》:“道光 元年五月,忽染时疫,兄弟叔侄
    • 14.
      呆小病释义:胎儿期或婴儿期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发生障碍引起的疾病。 患儿头大,身材矮小,四肢短,皮肤干黄,脸部臃肿,舌头大,智力低下。
    • 15.
      咂着释义:咂[zā]基本解释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咂着嘴。吸,小口儿喝:咂着一口酒。
    • 16.
      咋指吐舌释义:咬着指头,伸着舌头。形容极为惊异。清 钱谦益《答王于一秀才论文书》:“见 徐巨源 与 陈伯璣 书,论僕晚年文字顓好駡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擣心者累日。”
    • 17.
      咋舌释义:咬着舌头,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闻者咋舌。
    • 18.
      咬指吐舌释义:咬着手指甲,吐出舌头。形容害怕的神态。
    • 19.
      唇焦舌干释义: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 20.
      唇舌释义:嘴唇和舌头。 比喻说的话:大费唇舌。

舌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焦释义:中医指胃的上口到舌头的下部,包括心、肺、食管等,主要功能是呼吸、血液循环等。见〖中焦〗、
    • 2.
      仪舌释义:战国 辩士 张仪 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相亡璧,门下意 张仪 ……共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乎?’张仪 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 曰:‘足矣。’”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仪 舌尚在,焉可忘言?”宋 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 仪 舌在,向尊前,莫洒英雄泪。”
    • 3.
      伸舌头释义:表示吃惊,只有伸舌头的分儿,或者艳羡我听别人介绍了他这几年做出的成绩。
    • 4.
      信暐释义:指蛇的舌头。
    • 5.
      刀口舔血释义:杀死人之后用舌头在刀上舔人的血液。
    • 6.
      刀头舔蜜释义:舔: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 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 7.
      剜口割舌释义:削割嘴巴舌头;指说了不该说的话。
    • 8.
      卷舌释义:⒈卷起舌头。 形容不敢直言。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晋 郭颁《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参见“卷舌”。⒉不开口;闭口不言。《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唐 李白《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巴 人皆卷舌。”明 刘基《述
    • 9.
      卸脚释义:断脚。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刑部·赌博厉禁》:“洪武 二十二年圣旨,学唱的割了舌头,下碁打双陆的断手,蹴圆者卸脚,犯者必如法施行。”
    • 10.
      压音释义:压音是一种利用嘴唇、舌头、口腔空间、力度、气流、甚至喉咙等口腔内部分肌肉的变化,可以让你在口琴上改变自然音高的技术(一般是使音降低),但并不是口琴独有的,诸如吉它、提琴等弦乐器,还有一些电子琴等乐器上也可以实现。
    • 11.
      发辣释义:⒈产生辣的感觉。如:吃了辣酱,舌头发辣。⒉感到燥热难受。
    • 12.
      口舌生津释义:口舌:指人的口腔和舌头;生:出现;津。唾液;口腔和舌头中分泌出唾液。本义是指嘴巴里感到甘甜。引申指人有了胃口。
    • 13.
      吐舌释义:⒈伸出舌头。由内热而引起的一种病状。《汉书·丙吉传》:“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县中牛皆流汗吐舌,而人无知者。”《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吐舌》:“吐长收缓名吐舌,皆是心经有热成,面红烦渴溺赤涩,泻心导赤服即寧。”⒉惊奇貌;惊恐貌。唐 韩愈《送穷文》:“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寧阳 乃下令:‘军士有夺人财物者斩。’三军皆吐舌。”清 钱泳《履园丛话·报应·孽报》:“道光 元年五月,忽染时疫,兄弟叔侄
    • 14.
      呆小病释义:胎儿期或婴儿期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发生障碍引起的疾病。 患儿头大,身材矮小,四肢短,皮肤干黄,脸部臃肿,舌头大,智力低下。
    • 15.
      咂着释义:咂[zā]基本解释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咂着嘴。吸,小口儿喝:咂着一口酒。
    • 16.
      咋指吐舌释义:咬着指头,伸着舌头。形容极为惊异。清 钱谦益《答王于一秀才论文书》:“见 徐巨源 与 陈伯璣 书,论僕晚年文字顓好駡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擣心者累日。”
    • 17.
      咋舌释义:咬着舌头,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闻者咋舌。
    • 18.
      咬指吐舌释义:咬着手指甲,吐出舌头。形容害怕的神态。
    • 19.
      唇焦舌干释义: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 20.
      唇舌释义:嘴唇和舌头。 比喻说的话:大费唇舌。

舌头造句

1.一阵微风拂过,梨花在枝头颤动着,摇曳着,落下的水珠溅在脸上,调皮地滑到嘴边,用舌头舔一舔,甜滋滋凉丝丝的。

2.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3.老牛用舌头舔着自己的身体,好像在思考者什么。

4.小花猫早上起来先伸一下懒腰,然后再坐起来,用两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点唾沫,像人一样地洗着脸,再用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点光亮为止。

5.蚕宝宝吃饱饭就跑到床上去睡觉,睡醒了就伸长舌头找饭吃。

6.柳树伸出它舌头般的嫩芽舔食着春天清晨的甘露。

7.柳树伸出舌头去舔春天早晨的露水。

8.今天天气真热,热得狗吐出了舌头,热得树卷起了叶子,热得人喘不出气来。

9.狗的舌头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10.舌头的位置向前,在口腔中较高的部位,同时舌头的两侧与牙齿的侧面相接触,舌尖位置靠后与下排牙齿相接触。

11.八月,天多热!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狗儿热得吐出舌头;蝉儿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

12.他觉得自己的舌头像是变成了一截子木头一样僵硬,身体仿佛失去了知觉。

13.那只狼龇了龇锋利的尖牙,吐出那长长的血红色的舌头,大模大样地蹲在厚厚的雪地上。

14.他回应了对方的吻,舌尖有意无意地勾紧对方的舌头,不让对方离开。

15.满嘴跑火车,到处扔舌头

16.作为旅人,他得有驴一样的背,以负全部行装;狗一样的舌头,以献殷勤;猪一样的耳朵,闻百而不说一。

17.经验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最难管制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舌头

18.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

19.吃的时候最好不要用牙齿咬,否则就失去了药效,应该用舌头慢慢融化掉。

20.生与死都在舌头的权下;爱把弄这权柄的,必自食其果。

舌头(shet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舌头是什么意思 舌头读音 怎么读 舌头,拼音是shé tou,舌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舌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