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rěn,(1)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组词】:忍耐。忍痛。忍受。容忍。忍俊不禁(忍不住笑)。(2) 狠心,残酷。【组词】:忍心。残忍。
1. 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不忍耐;不忍受。舍不得。不能忍受;不愿意。不收敛。
⒈ 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
引《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
《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⒉ 不忍耐;不忍受。
引《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⒊ 不收敛。
引《楚辞·离骚》:“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舜 之道,不忍 桀、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⒋ 不能忍受;不愿意。
引《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⒌ 舍不得。
引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⒈ 不能忍耐、不能忍受。
引《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尧舜之道·不忍桀纣之性。」
⒉ 不忍心。
引《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以至于太王,为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
1.这样的新闻让人不忍卒读,这样的新闻却每天都在发生。
2.这里的山水秀丽,但与桂林山水相比,也只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了。
3.听到他被车撞的消息,大家都惨不忍闻。
4.万人坑中,白骨累累,令人目不忍睹。
5.日本人残害百姓的惨象,真是耳不忍闻。
6.酒后驾车的驾驶不慎撞上电线桿,血肉横飞,真是令人惨不忍睹。
7.他写的文章肤浅拖沓,有时还夸大其词,令人不忍卒读。
8.情意切切,让人不忍卒读。
9.那个曾经,似乎惨不忍睹,最终两败俱伤。
10.他那副低声下气的样子,让我不忍心再加以责骂。
11.言之无物,哗众取宠,这位先生的文章真是惨不忍睹。
12.遇事要从大局着想,小不忍则乱大谋。
13.小不忍则乱大谋,你应该控制一下自己的脾气。
14.封建社会时期,每逢灾年,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15.台风豪雨所造成的水灾,将市区淹得惨不忍睹。
16.这个小小的城镇,已经是疮痍满目,惨不忍睹。
17.他只好发出信号了,于是一场惨不忍睹的酷刑开始了。
18.这方面的数字可能相当惨不忍睹。
19.这场车祸,血溅街头,惨不忍睹。
20.情况并不都是惨不忍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