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克 [móu kè]
1. 金代军政合一的基层政权单位。亦为官名。
谋克 引证解释
⒈ 金 代军政合一的基层政权单位。亦为官名。
引《金史·兵志》:“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金史·百官志三》:“诸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餘同县令。”
谋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牛具释义:⒈耕牛和农具。《宋史·庄夏传》:“时流民来归,夏 言:‘荆、襄、两 淮 多不耕之田,计口授地,贷以屋庐牛具。’”《元史·世祖纪十》:“以 别速带 逃军七百餘人付 安西王 屯田,给以牛具。”⒉金 赋税单位,一耒加三头牛为一具。《金史·食货志二》:“牛头税,即牛具税,猛安、谋克 部 女直 户所输之税也。其制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田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四年,詔内地诸路,每牛一具赋粟五斗,为定制。”《金史·食货志二》:“八月,尚书省奏,推排定 猛安、谋克 户口、田亩、牛具之数。”
- 2.
猛安释义:金 代初期军政合一的基层政权单位。亦用作该基层政权单位的武官名。《金史·太祖纪》:“﹝ 收国 二年五月﹞詔除 辽 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金史·循吏传序》:“太祖 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金史·兵志》:“金 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金史·百官志三》:“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
- 3.
蒲辇释义:金 代军队中的一种职称。《金史·陈规传》:“今之军法,每二十五人为一谋克,四谋克为一千户,谋克之下有蒲輦一人、旗鼓司火头五人,其任战者纔十有八人而已。”《金史·选举志二》:“武卫军,大定 十七年定制,其猛安曰都将,谋克曰中尉,蒲輦曰队正。”《金史·高松传》:“﹝ 高松 ﹞年十九,从军为蒲輦,有力善战。”
- 4.
详稳释义:⒈审慎稳重。南朝 梁 江淹《何詹事为吏部尚书诏》:“侍中太子詹事 戢,业履修平,体识详稳。”一本作“详隐”。⒉辽 代官名。诸官府监治长官。《辽史·韩匡嗣传》:“匡嗣 以善医,直 长乐宫,皇后视之犹子。应历 十年,为 太祖 庙详稳。”参阅《辽史·国语解》。⒊金 代乣军官名。掌守戍边堡等事。《金史·百官志三》:“诸乣:详稳一员,从五品,掌守戍边堡,餘同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