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又复 又复的意思
yòu

又复

简体又复
繁体
拼音yòu fù
注音一ㄡˋ ㄈ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òu,(1) 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例句】:今天又下雨了。(2) 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你又不是小孩!(3) 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组词】:又高又大。(4) 再加上,还有。【组词】:又及。十又五年。(5) 表示转折。【例句】:这个人挺面熟,一下子又想不起来他叫什么。

fù,(1) 回去,返。【组词】:反复。往复。(2) 回答,回报。【组词】:复命。复信。复仇。(3) 还原,使如前。【组词】: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4) 副词,又,再。【组词】:死灰复燃。一去不复返。(5) 重复,重叠。【组词】: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6)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例句】:重(chóng)复。繁复。复杂。复姓。

基本含义

再次复发或重复出现

又复的意思

又复 [yòu fù]

1. 又,再。

又复沿河施放双响。——《广东军务记》

[again; once more;]


又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吞酸释义:酸水自胃上激于咽喉之间,未及吐出又复吞咽,酸味有如刺心之感。
    • 2.
      启蛰释义:⒈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唐 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⒉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骆鹏《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 3.
      告天子释义:鸟名。即云雀。春日常于田野、山坡且飞且鸣,直上云霄,又复敛声而下,迅速隐入草丛。鸣声嘹亮且多变化,故又称叫天子。在我国,主要繁殖于东北,迁徙时见于 华北 一带及 长江 中下游,冬达 福建 和 广东 北部。参阅《三才图会·告天子》。
    • 4.
      啓蛰释义:⒈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孔颖达 疏:“《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杨伯峻 注:“启蛰犹今言惊蛰,宋 王应麟 所谓‘改启为惊,盖避 景帝 讳。’至 汉 行太初历,改惊蛰在雨水后,为 夏 正二月节气,古之惊蛰在雨水前,为 夏 正正月之节气。”唐 柳宗元《非国语·不藉》:“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⒉谓惊起蛰伏过冬的动物。骆鹏《寄怀师农》诗:“风高尚有南飞雁,龙伏曾无启蛰雷。”
    • 5.
      复活释义:⒈死了又活过来,多用于比喻:经过修理,报废的车床又复活了。⒉使复活:反对复活军国主义。
    • 6.
      斛薛释义:部落名。又复姓。
    • 7.
      解蛰释义:谓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
    • 8.
      识非识住释义:佛教术语,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

又复(you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又复是什么意思 又复读音 怎么读 又复,拼音是yòu fù,又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又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