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芳 [zhòng fāng]
1. 草木的香气。
2. 百花。
3. 比喻各种贤能的人。
5. 比喻一般的人。
众芳 引证解释
⒈ 草木的香气。
引《文选·宋玉<风赋>》:“迴穴衝陵,萧条众芳。”
刘良 注:“萧条然散众芳之气也。”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木散百华,草列众芳。”
⒉ 百花。
引唐 杜甫 《叹庭前甘菊花》诗:“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擷细琐升中堂。”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清 钱澄之 《梅花》诗:“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⒊ 比喻各种贤能的人。
引《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王逸 注:“众芳,喻羣贤。”
《楚辞·离骚》:“虽萎絶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⒋ 比喻一般的人。
引《文选·宋玉<九辩>》:“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於众芳。”
吕向 注:“乃无异於众人之心。”
众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后释义: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 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 注:“后,君也,谓 禹汤 文王 也。”(2)指 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於京。”毛 传:“三后,大王 王季 文王 也。”(3)指 虞、夏、商 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杜预 注:“三后,虞、夏、商。”(4)指 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 凿龙门,辟 伊闕,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
- 2.
芬郁释义:⒈亦作“芬郁”。香气浓郁。汉 枚乘《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南朝 梁 萧统《讲席将讫赋三十韵》:“名香晚芬郁,暂捨六龙驾。”唐 牛僧孺《玄怪录·崔书生》:“﹝ 崔书生 ﹞好植名花,暮春之中,英蕊芬鬱,远闻百步。”宋 苏轼《石菖蒲赞》:“余游 慈湖 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清 唐孙华《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搴帘出红妆,衣香辨芬郁。”⒉谓芳香和腐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鬱、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杨倞 注:“芬,花草之香气也;鬱,腐臭也
- 3.
衆芳释义:⒈草木的香气。 《文选·宋玉<风赋>》:“迴穴衝陵,萧条众芳。”刘良 注:“萧条然散众芳之气也。”汉 枚乘《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南朝 梁武帝《孝思赋》:“木散百华,草列众芳。”⒉百花。唐 杜甫《叹庭前甘菊花》诗:“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擷细琐升中堂。”宋 林逋《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清 钱澄之《梅花》诗:“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⒊比喻各种贤能的人。《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 注:“众芳,喻羣贤。”《楚辞·离骚》:“虽萎絶其亦何伤兮,哀众
- 4.
邀勒释义:强迫;逼勒。唐 李山甫《牡丹》诗:“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臺。”宋 司马光《乞趁时收籴常平斛斗白札子》:“凶岁穀贵伤民,故官中比在市减价出糶,使蓄积之家,无由邀勒贫民,须令贵糴,物价常平,公私两利。”宋 黄庭坚《采桑子·赠黄中行》词:“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箇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