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军 [hái jūn]
1. 回师。
3. 谓因故离队的军人重新返回军队。
还军 引证解释
⒈ 回师。
引《史记·高祖本纪》:“乃封 秦 重宝财物府库,还军 霸上。”
《新唐书·陆贽传》:“陛下幸听臣计,使 芃 还军援 洛。”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人马盘踞京城,终日饮酒作乐,絶无还军归国之意。”
⒉ 谓因故离队的军人重新返回军队。
引《朱子语类》卷一二〇:“今且理会一件要紧事,如国家养许多归明归正及还军年老者,费粮食供之,州郡困乏。”
还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牛释义:归还军用的牛。谓停止战事。
- 2.
劳问释义:慰问。《汉书·张延寿传》:“永始、元延 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 放,璽书劳问不絶。”《明史·陈亨传》:“成祖 还军,亲诣 亨 第劳问。”清 张履《意苕山馆诗序》:“余送客江中,还过君斋,兵燹患难之餘,握手相劳问。”
- 3.
怖惧释义:恐惧;惶恐。 汉 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会 秦 怖惧,逆自引咎,越 乃还军。军入悦乐。”《后汉书·冯异传》:“臣以遭遇,託身圣明,在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勑,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慄怖惧。”唐 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羣鰐嘷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鰐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宋 李纲《论使事札子》:“今陛下藉祖宗二百年之基业,纵使未能恢復土宇,岂可不自爱重而怖惧屈服,以貽天下后世之讥哉!”王闿运《陈景雍传》:“景雍
- 4.
百年诗释义:亦称“百年歌”。 乐府诗的一种。晋 陆机 所创,记述从幼小到耄老的状况。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百年诗》,起总角至百年,歷述其幼小、丁壮、耆耄之状,十岁为一首。陆士衡 至百二十时也。”唐 冯贽《云仙杂记·百年歌》:“李观 作《百年歌》,王湜 请其法。”《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下》:“克用(李克用)破 孟方立 于 邢州,还军 上党,置酒 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悽愴。”
- 5.
苛法释义:烦琐的法律。 《史记·高祖本纪》:“﹝ 沛公 ﹞还军 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 秦 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汉书·韩信传》:“大王之入 武关,秋豪亡所害,除 秦 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后汉书·隗嚣传》:“故攻战之所败,苛法之所陷,飢饉之所夭,疾病之所及,以万万计。”
- 6.
豪毛释义:⒈细毛。豪,通“ 毫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淮南子·原道训》:“禽兽硕大,豪毛润泽。”⒉比喻细微之物。《史记·项羽本纪》:“今 沛公 先破 秦 入 咸阳 ,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 霸上 ,以待大王来。”《汉书·鲍宣传》:“陛下擢臣巖穴,诚冀有益豪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
- 7.
还军释义:⒈回师。 《史记·高祖本纪》:“乃封 秦 重宝财物府库,还军 霸上。”《新唐书·陆贽传》:“陛下幸听臣计,使 芃 还军援 洛。”《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人马盘踞京城,终日饮酒作乐,絶无还军归国之意。”⒉谓因故离队的军人重新返回军队。《朱子语类》卷一二○:“今且理会一件要紧事,如国家养许多归明归正及还军年老者,费粮食供之,州郡困乏。”
- 8.
霸上释义:地名,也写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即霸水西边的白鹿原(今陕西省长安县接蓝田县界)还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