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规范 规范的意思
guīfàn

规范

简体规范
繁体規範
拼音guī fàn
注音ㄍㄨㄟ ㄈ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ī,(1) 画圆等的仪器。【组词】:圆规。两脚规。(2) 法则,章程,标准。【组词】: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3) 格局,范围。【组词】:规模。(4) 相劝。【组词】: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5) 谋划。【组词】:规划。规约。

fàn,(1) 模(mú)子。【组词】:铜范。铁范。(2) 榜样。【组词】:模范。典范。(3) 一定界限。【组词】:范围。范畴(➊类型;范围;➋概念性最高的基本概念,如“化合”、“分解”是化学的范畴;“矛盾”、“质”和“量”等是哲学的范畴)。规范。(4) 限制。【组词】:防范。(5) 姓。

基本含义

指按照既定的标准、规则或规定进行,使行为、言语等符合规则,合乎规定。

规范的意思

规范 [guī fàn]

1. 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

道德规范。

[standard; norm; requirment;]

规范 引证解释

⒈ 典范。

《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规范也。”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今我顽鄙,规范靡遵。”
唐 元结 《刘侍御月夜宴会》诗序:“诸公尝欲变时俗之淫靡,为后生之规范。”
《旧五代史·梁文惠王太后传》:“太祖 性孝愿,奉太后未尝小失色,朝夕视膳,为士君子之规范。”

⒉ 规模;规格。

《宋书·礼志二》:“其墙宇规范,宜拟则太庙,唯十有二间,以应朞数。”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雪峰宗一》:“雪峯 长老 宗一,以 淳熙 九年来住持。驻锡两岁,於寺建毗卢阁,安贮藏经,规范雄伟。”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这是大人家规范如此。”
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九:“记者在上期通讯里谈过 苏联 最大规范的日报--《真理报》--的最新设备。”

⒊ 谓使合乎模式。

《陈书·鄱阳王伯山传》:“故能协宣五运,规范百王,式固灵根,克隆卜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规范本体谓之鎔,剪截浮词谓之裁。”

⒋ 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参见“规范化”。


国语词典

规范 [guī fàn]

⒈ 规则、规律。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

⒉ 典范、规模。

《文选·孔安国·尚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范例 典范 典型


规范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典型释义:⒈具有代表性 的人物或事件。 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验。⒊指文艺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艺术形 象。它既具有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鲜明、生动、丰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表现出一定阶级、阶 层的本质或某些本质方面。它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又比实际生活更高,因而也就更带有普遍意义和艺术 感染力。
    • 2.
      典范释义: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树立典范。典范作品。
    • 3.
      样板释义:⒈板状的样品。 ⒉用来检验工件尺寸、形状等的板状工具。⒊比喻学习的榜样:树立样板。样板工程。
    • 4.
      楷模释义:榜样;模范:光辉的楷模。
    • 5.
      榜样释义: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好榜样。你先带个头,做个榜样让大家看看。
    • 6.
      模范释义:⒈值得学习的、作为榜样的人:劳动模范。 选模范。⒉可以作为榜样的;值得学习的:模范事迹。模范人物。
    • 7.
      范例释义:可以当做典范的事例:我们一个团打垮了敌人三个团,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

规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本正經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2.
      一板正经释义:正经:端庄正派。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3.
      七教释义:⒈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⒉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
    • 4.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5.
      三善释义:⒈指臣事君,子事父,幼事长的三种道德规范。⒉三样好处。
    • 6.
      不伦不类释义: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翻译如果不顾本国语言的特点,死抠原文字句,就会弄出一些不伦不类的句子来,叫人看不懂。
    • 7.
      专利法释义: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的取得与消灭、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以及其他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8.
      世界贸易组织释义:世界性的贸易组织。主要职责是规范、协调、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消除关贸壁垒,降低关税,处理贸易纠纷等。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9.
      个人收入货币化释义:完全以货币形式支付个人的收入。旨在改变过去以各种实物形式补偿个人的工资奖金,使个人收入更为透明。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收入规范的支付方式。它有利于企业核算、国家的税收管理和对个人消费基金的宏观调控。
    • 10.
      中学生守则释义: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
    • 11.
      主题语言释义:所谓主题语言,是以自然语言的语词为字符,以规范化或未经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为基本词汇,以概念之间的形式逻辑作为语法和构词法,用语词字顺排列,主题概念以参照系统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类检索语言。
    • 12.
      义方释义: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 13.
      书面语释义:指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以口头语言为基础,一般比口语更精确、更严密、更有逻辑性。它扩大了语言在时间和地域上的流传,并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产生影响。与“口语”相对。
    • 14.
      二篆体释义: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 15.
      人理释义:做人的道德规范。
    • 16.
      人生格言释义: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
    • 17.
      人纪释义:人之纲纪,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 18.
      人经释义:⒈谓做人行事的规范。⒉人的经脉。
    • 19.
      人范释义:⒈普通人言行的规范。⒉众人的楷模。
    • 20.
      仁义道德释义: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规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本正經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2.
      一板正经释义:正经:端庄正派。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3.
      七教释义:⒈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⒉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
    • 4.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5.
      三善释义:⒈指臣事君,子事父,幼事长的三种道德规范。⒉三样好处。
    • 6.
      不伦不类释义: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翻译如果不顾本国语言的特点,死抠原文字句,就会弄出一些不伦不类的句子来,叫人看不懂。
    • 7.
      专利法释义: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的取得与消灭、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以及其他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8.
      世界贸易组织释义:世界性的贸易组织。主要职责是规范、协调、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消除关贸壁垒,降低关税,处理贸易纠纷等。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9.
      个人收入货币化释义:完全以货币形式支付个人的收入。旨在改变过去以各种实物形式补偿个人的工资奖金,使个人收入更为透明。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收入规范的支付方式。它有利于企业核算、国家的税收管理和对个人消费基金的宏观调控。
    • 10.
      中学生守则释义: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
    • 11.
      主题语言释义:所谓主题语言,是以自然语言的语词为字符,以规范化或未经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为基本词汇,以概念之间的形式逻辑作为语法和构词法,用语词字顺排列,主题概念以参照系统显示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类检索语言。
    • 12.
      义方释义: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 13.
      书面语释义:指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以口头语言为基础,一般比口语更精确、更严密、更有逻辑性。它扩大了语言在时间和地域上的流传,并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产生影响。与“口语”相对。
    • 14.
      二篆体释义: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 15.
      人理释义:做人的道德规范。
    • 16.
      人生格言释义: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
    • 17.
      人纪释义:人之纲纪,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 18.
      人经释义:⒈谓做人行事的规范。⒉人的经脉。
    • 19.
      人范释义:⒈普通人言行的规范。⒉众人的楷模。
    • 20.
      仁义道德释义: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规范造句

1.即班务日记的记录要规范,不走过场。

2.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用先忧后乐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3.人的思想和创意是千变万化的,怎么可以用僵化的制度加以规范呢?

4.社会上用字比较混乱,我们要大声疾呼,注意用字规范化。

5.一招一式强素质,一步一动抓规范,一点一滴促养成。

6.清洁与积极携手,清洁与奉献同行。清洁彰显细节,清洁来自养成。清洁促成规范,清洁通向成功!

7.目标是我们的理想,激励着我们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指引我们前行;目标是我们的座右铭,规范着我们的一言一行。而行动,则是我们通向目标的阶梯和途径。

8.如果每个人都遵守道德规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

9.促使干部管理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10.这篇论文的用词很不规范,需要进一步修改。

11.规范整洁的内务设置。

12.谓为人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

13.我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合乎汉语的规范

14.学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

15.你是一把尺子,规范着我做人的原则。

16.她认为人是他们所居住的社会的价值观和规范的产物。

17.规范流程安全弦,生产作业必当先。

18.嗯,可以近似看成排比。但不怎么规范

19.他的普通话说得很规范

20.这是胸无大志,缺乏监督的结果。要帮助其确立人生目标,规范其行为,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一些的。

规范(guif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规范是什么意思 规范读音 怎么读 规范,拼音是guī fàn,规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规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