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罗襦 罗襦的意思
luó

罗襦

简体罗襦
繁体羅襦
拼音luó rú
注音ㄌㄨㄛˊ ㄖ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uó,(1) 捕鸟的网。【组词】:罗网。(2) 张网捕捉。【例句】: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组词】: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组词】:罗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组词】:绢罗。(6) 用罗筛东西。【组词】:罗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组词】:罗绮。罗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脶”。(10) 姓。

rú,(1) 短衣,短袄。【组词】:珠襦。绣腰襦。(2) 幼儿的围嘴儿。

基本含义

罗襦是指华美的衣裳。

罗襦的意思

罗襦 [luó rú]

1. 绸制短衣。

3. 细密的网。

罗襦 引证解释

⒈ 绸制短衣。

《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薌泽。”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新贴綉罗襦,双双金鷓鴣。”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墓》诗:“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璫,红裙絳罗襦,事事女儿妆。”

⒉ 细密的网。

《周礼·夏官·罗氏》:“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襦,细密之罗。襦读为繻。”


国语词典

罗襦 [luó rú]

⒈ 丝质的短衣。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唐·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诗:「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罗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道曲释义:乐府杂曲歌辞。《太平御览》卷五八三引 晋 裴启《语林》:“谢镇西 著紫罗襦,据胡牀,在大市佛图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曲辞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
    • 2.
      母兄释义:⒈同母之兄。别于庶兄。《公羊传·隐公七年》:“齐侯 使其弟 年 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何休 注:“母兄,同母兄。”唐 韩愈《唐朝散大夫孔君墓志铭》:“君母兄 戣,尚书兵部员外郎……以文行称朝廷。”⒉母和兄。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康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唐 白居易《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 3.
      留髠释义:⒈《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主人留髠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薌泽,当此之时,髠心最欢,能饮一石。”后因称留客为“留髠”。⒉旧时亦特指青楼留客。
    • 4.
      绛罗释义:红色纱罗。《隋书·礼仪志七》:“鹿皮弁,九琪,服絳罗襦,白罗裙。”唐 罗隐《牡丹花》诗:“似共东风别有因,絳罗高卷不胜春。”《宋史·舆服志三》:“乾道 九年,又用履袍,袍以絳罗为之。”
    • 5.
      缠緜释义:⒈情意深厚。 晋 陆机《文赋》:“誄缠緜而悽愴,铭博约而温润。”唐 张籍《节妇吟》:“感君缠绵意,繫在红罗襦。”元 丁鹤年《采莲曲》:“採莲復採莲,藕亦不可弃。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蠡勺居士《<昕夕闲谈>小序》:“邪正之辨不可混,善恶之鑑不可淆,使徒作风花雪月之词,记儿女缠绵之事,则未免近於导淫,其蔽一也。”叶圣陶《倪焕之》十七:“一对男女从互相吸引到终于恋着,中间总不免说些应有的近于痴迷又像有点儿肉麻的缠绵话,他们却缺漏了那一段。”⒉引申为爱悦;亲近。清 程麟《此中人语·广寒宫扫花女》:“遂与 郑
    • 6.
      赵舞释义:⒈相传古代 赵国 女子善舞,后因以指美妙的舞蹈。 晋 左思《娇女》诗:“从容好 赵 舞,延袖象飞翮。”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燕 歌 赵 舞为君开。”明 汪廷讷《广陵月》第三出:“迓天庥,国泰民安;送年华,赵 舞 吴 謳。”⒉指 赵飞燕 所作舞。南朝 陈 何楫《班婕妤怨》诗:“齐 紈既逐篋,赵 舞即凌人。”

罗襦(luor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罗襦是什么意思 罗襦读音 怎么读 罗襦,拼音是luó rú,罗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罗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