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译注 译注的意思
zhù

译注

简体译注
繁体譯註
拼音yì zhù
注音ㄧˋ ㄓ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把一种语言文字依照原义改变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组词】:译本。译文。译注。译著。译制。译音。口译。笔译。意译。直译。翻译。(2) 解释;阐述。

zhù,(1) 灌进去。【组词】:注入。注射。大雨如注。(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组词】:注视。注目。注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组词】:注解。注释。注音。夹注。(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例句】: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组词】:注册。注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组词】:下注。赌注。(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组词】:一注钱。

基本含义

指对外文著作进行解释、翻译和注解的工作。

译注的意思

译注 [yì zhù]

1. 通常指对古代文献的翻译和注释。

古文译注。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译注 引证解释

⒈ 见“译註”。亦作“译注”。翻译并注解。

《魏书·吕洛拔传》:“后 文祖 以旧语译註《皇誥》,辞义通辩,超授 阳平 太守。”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至于译注的书,那自然,不是‘硬译’就是误译。”
袁梅 《<诗经译注>引言》:“出于这种朴素的愿望,也就不揣谫陋,贸然作译注《诗》的尝试。”


译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日至释义:⒈指夏至或冬至。古人认为,天行赤道(天球赤道),日行赤道南北,于夏至运行到极北之处,于冬至运行到极南之处,故称日至。夏至日照最长,称长至;冬至日照最短,称短至。《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土功……日至而毕。”杨伯峻 注:“日至,冬至。”《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熟矣。”杨伯峻 译注:“日至,此指夏至。”⒉天天来到。《墨子·尚贤中》:“夫治之法将日至者也。日以治之,日不什脩。”《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居三月,诸侯攻 秦 军急,秦 军数却,使者日至。”
    • 2.
      时习释义:⒈经常温习。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一说,按时温习。见杨伯峻译注。⒉经常练习。
    • 3.
      译法释义:翻译的方法。《齐鲁学刊》1986年第2期:“《译注》认为如果把‘何有于我哉’译为‘这些事对我有什么困难呢’,这种译法便不是 孔子 谦虚之辞。”《历史知识》1986年第2期:“《大唐西域记》对Cina一词的译法,表明 唐 代已有以‘汉’作为 中国 代称的倾向。”
    • 4.
      译注释义:翻译并注解:译注古籍。《孟子译注》。

译注(yi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译注是什么意思 译注读音 怎么读 译注,拼音是yì zhù,译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译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