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 [zhū yún]
1. 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朱云 引证解释
⒈ 汉成帝 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参见“朱云折槛”。
引唐 杜牧 《洛中送韦楚老拾遗归朝》诗:“十载丈夫堪耻处, 朱云 犹掉直言旗。”
宋 戴复古 《寄复斋陈寺丞》诗之一:“平生风节谁其似, 汲黯 朱云 伯仲间。”
明 李东阳 《章菉毅公挽诗》:“欲殉 朱云 借时剑,九原重斩负恩人。”
朱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槛折释义:《汉书·朱云传》:“上(汉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 云 下,云 攀殿槛,槛折……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后用为臣子犯死直諫的典实。
- 2.
五鹿释义:⒈春秋 时地名。 (1)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 注:“五鹿,卫 地。”(2)晋 地。即 五鹿墟,又名 沙鹿。在今 河北省 大名县 东。相传 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 救 邯郸,围 五鹿。”杜预 注:“五鹿,晋 邑。”⒉指 西汉 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 通晓 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
- 3.
借剑释义:《汉书·朱云传》载 云 谓 成帝 曰:“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餘。”佞臣指帝师 安昌侯 张禹。后因以“借剑”指廷臣犯颜直谏,请诛奸邪。
- 4.
刺候释义:刺探侦察。《汉书·陈咸传》:“时 槐里 令 朱云 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 素善 云,云 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云 从 咸 刺探伺候事之轻重,咸 因教令上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馆伴者谓 拯 曰:‘雄州 新开便门,乃欲诱纳北人以刺候疆事乎?’”
- 5.
尸位素餐释义: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尸位:有职位不做事。素餐:吃闲饭。
- 6.
岳岳释义:⒈亦作“岳岳”。 挺立貌;耸立貌。《楚辞·九思·悯上》:“丛林兮崯崯,株榛兮岳岳。”王逸 注:“岳岳,众木植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神仙岳岳於栋间,玉女闚窗而下视。”李善 注:“岳岳,立貌。”郭沫若《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巨厦煌煌周八面,丰碑岳岳建中央。”⒉喻人位尊气盛。锋芒毕露。《汉书·朱云传》:“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此为双关语,以鹿角高耸突出,喻 五鹿充宗 之为人。⒊形容人刚直不阿。唐 柳宗元《佩韦赋》:“云 岳岳而专强兮,果黜志而乖图。”清 周亮工《祭建宁司李君硕孙公文》:
- 7.
折角释义:⒈汉元帝 时,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易》,以贵幸善辩,诸儒莫敢与抗论。 人有荐 朱云 者,云 入,昂首论难,驳得 充宗 无言以对。诸儒为之语曰:“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折角”喻指雄辩。宋 周邦彦《汴都赋》:“虽有注河之辩,折角之口,终日危坐,抵掌而谭,犹不能既其万一。”清 黄景仁《送容甫归里》诗:“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⒉指在争论中被人驳倒。《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復有 梁 朝宰臣 李琪,每以文章自擅,曾进《贺平中山王都表》云:‘復 真定 之逆城。’
- 8.
攀朱槛释义:汉 槐里 令 朱云 上书 成帝,请赐剑斩佞臣 安昌侯 张禹。
- 9.
朱云折槛释义: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 10.
朱云槛释义:见“朱云折槛”。
- 11.
朱游和药释义:《汉书·萧望之传》载:萧望之 因其子上书得祸,不忍年迈时入狱。 当使者来召时,对门生 朱云 说:“游,趣和药来,无久留我死!”遂饮鸩酒自杀。游,朱云 的字。和药,将毒药调入酒中。后用作自裁的典故。清 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八:“圣世孤生忍自裁,夏臺颂繫比春臺。深慙 黄霸 传经至,敢趣 朱游 和药来。”
- 12.
栗犊释义:牛犊,其角小如栗,故名。比喻少年。《西京杂记》卷二:“长安 有儒生曰 惠庄,闻 朱云 折 五鹿充宗 之角,乃嘆息曰:‘栗犊反能尔邪?吾终耻溺死沟中!’遂裹粮从 云。”
- 13.
请剑释义:⒈《汉书·朱云传》:“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⒉捧剑。旧时皇帝坐朝,有捧剑的侍者。
- 14.
诸姬释义:⒈指同是 姬 姓的女子。 《诗·邶风·泉水》:“孌彼诸 姬,聊与之谋。”毛 传:“诸 姬,同姓之女。”⒉众 姬 姓之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汉 阳诸 姬,楚 实尽之。”杜预 注:“姬 姓之国在 汉 北者,楚 尽灭之。”《国语·郑语》:“若 周 衰,诸 姬 其孰兴?”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暨乎 战国,诸 姬 微矣。”⒊众女伎。清 张岱《陶庵梦忆·朱云崃女戏》:“得一讚语,輒走戏房,与诸姬道之,佹出佹入,颇极劳顿。”清 捧花生《画舫馀谭》卷一:“招朋好八九人,集 藿甘园,观诸姬奏伎。”